周锦帆教授——《检验检疫科学》创刊人、责任副主编;《理化检验-化学分册》40年编委;《离子选择电极/化学传感器》原编委;《分析化学》审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在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检验检疫系统工作23年。曾发表文章100篇以上。 学术专长: 1)离子交换分离的研究与应用; 2)样品前处理中的分离富集; 3)有害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光谱分析; 4)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5)铀钍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离子交换法制备商品化高纯物质..................

回忆26年前的职称评审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2-19 10:34:24/ 个人分类:日志

  一、事由

  感谢A检验检疫局的信任,我在A检验检疫局实验室任顾问,主要带硕士WA和硕士WB做分析化学研究工作。WA是公务员,不存在职称问题;WB是企业编制,职称对她来说是重要的。我一直感到我有责任帮助WB解决高工职称。前期,友人L(研究员)对WB的业绩——制标、成果、论文、写书等进行了评估,结论是“2013年评高工条件够了”。让我放下了心里的担子!WB的确非常优秀,但对于A检验检疫局这个地方检验检疫局来说,按国家检验检疫局评职称的硬指标来说,的确很困难。原因是小局机会少,获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更少,而这些却是评职称的硬指标……

  二、回忆26年前的职称评审

  1986年我在原单位(核工业部第五研究所)参加文革后的第一次职能评审,科技人员奔走相告,极为关注。我们这个1200人的核原料研究所是1956年建所,由原苏联专家帮助建设,显然,从1956年毕业的大学生(建所元老)到像我1963年毕业的大学生(事实上也在实验室工作了23年)都希望能幸运地评上高级工程师。当时,研究所领导原原本本地传达了核工业部评审条件,条件的核心是:真才实学,真正具有学术水平、确实在核科学科研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为核工业解决了具体的实际课题。另外,我还清楚地记得,“知名度”也是一项指标。

  在实际评审时到底是以上述文件上所说的条件为准,还是论资排辈,“没有功劳有建所苦劳”,的确让有关领导十分为难。后来领导表态,以文件精神为准。那么,又如何客观地考核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贡献,尽可能避免人为的因素?大家议论纷纷。

  当时笔者提出:因为我们这个研究所的分析化学研究室(约120人)与北京大学的2个系(化学系和物理二系)专业完全对口,建议:凡愿意申报高级工程师者都到北京大学作30分钟到60分钟的工作汇报和学术报告,让北大的老师打分排队。而实际上这样操作,既公平而且本单位的领导相对压力大为减小,甚至可把“责任”推到北大老师身上。没想到,有关领导部分采纳了这建议:研究所每个专业(例如,水冶工艺、分析化学、离子交换剂及萃取制合成等)有5名评委,其中2名评委聘请外单位(大学或研究院)教授或专家。申报人除了填写有关材料外,每人汇报30分钟,介绍自己的论文和工作业绩,经答辩后,由评委各自打分并将总分由上到下排队,整个过程在申请人讲完后第二天即将次序排除。排队结果很快“漏”了出来,反映出奇地平静,因为符合文件精神、公平。

  笔者在1986年上述那次评职称时,以总分明显优势而无任何争议地评上,成为全所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我的体会是:作为一名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平时要多看文献、多搞科研、多写文章(包括翻译文章),也就是说平时要注意积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1986年时,我不计保密的研究成果,仅已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CA收录有30多篇)、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4项,解决了铀中o.onPPM的钆、钐、铕和镝的离子交换分离-光谱分析、用小型阳离子交换分离-光谱法测定含铀钍矿石中镧、铈、钇等14个稀土元素、铀水冶工艺中游离酸的准确测定、研制了国内第一支全固态铅离子选择电极并在江苏电分析仪器厂正式生产,并任该厂首批顾问。在离子交换分离研究方面首创了洗剂浓度速查法(即Kd 40法)和超负载分离,合成了新型螯合树脂并成功地将ppm级的镍和铜从大量钴的选择性分离用Amberlite X743树脂选择分离海水中微量硼,然后用BF4-选择电极进行电位法测定。我在离子交换分离的学术论文引起国外J.korkisch等离子交换分离专家的重视。同时兼任“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和“化学传感器”杂志的编委,在国内分析化学界有一点知名度。

  说实在的,1986年评高工,对照文件精神,当初我是有把握的,因为从1963年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在负责核工业部最难的分析化学课题的研究。以上是实话实说。

  三、最感动的一件事

  评职称,在1986年应该空气是纯净的。由于文革后第一次评高工,名额有限,心里存在的竞争当然是非常激烈的。但此时发生了一件使我一辈子最感动的一件事:也是1963年毕业的北京大学学生孟宪厚(任北京五所放射化学分析组组长)以能力强且骄傲闻名,突然在评审关键时刻,在我们图书馆大楼(又称“1号楼”)门口对我说:

  “周锦帆,我们(分析)室我只佩服你一个人!”

  这意味着,如果我与他两个人中选一人评高工,他是投我一票的……

  让我吃了一惊!我1963年到1986年的努力,让别人看到了。要知道我们分析化学研究室,有100多人,绝大多数是名牌大学毕业,且不少1956年就调来……我们分析室还有多名苏联、乌克兰、捷克海龟……

  幸运,我和孟宪厚都评上了高工。

  四、数字

  我手里有一本1985年《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主题索引·作者索引):

  116页,周锦帆论文索引数为9篇(名列全国第2)

  95页,孟宪厚论文索引数为1篇

  五、1986年评上高工对我的意义

  1990年我应聘《检验检疫科学》创刊人,人事部门问我:你是否有能力把科学杂志办好!

  我说,我能。因为:

  1、 我已发表60多篇论文,对论文的写作相当熟悉;

  2、 对国外所有分析化学杂志(我们北京五所图书馆都有)都相当熟悉,知道它们的学术水平和编辑特点,以及这些杂志的缩写。掌握英、俄两门外语;

  3、 已为《分析化学》杂志审稿近10年;已任《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杂志编委10多年;

  4、 我在1986年于核工业部北京五所(苏联专家援建、我国最重要的从事铀研究的两所研究所之一,1955年建所,有1200名职工)文革后第一次高工评审中,成为最年轻(1941年生)的高工。

  从此,1990年顺利调入国家质检总局,工作单位及住所从郊区通县调到城区,从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六、如果

  如果1986年没有评上高工,可能我1990年不会顺利调入国家检验检疫局,那将……

  七、心里话

  现在有人对职称高的科技人员,其学术水平有些看法。我还是那句话,职称评审尽可能宽松一点,现在的实验室分析化学工作者不容易呀。

  八、资讯:1985年《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作者索引统计的1985年论文文摘数字

  第一名:刘恒椽(华东师大)10篇

  第二名:慈云祥(北京大学)、吴斌才(华东师大)、徐其亨(云南大学)、余席茂(武汉大学)、赵藻藩(武汉大学)、周锦帆(核工业部北京五所)9篇

  第三名:翟煜心(华东师大)、史慧明(南开大学)8篇

  (以《作者索引》原序为序。)

  至于上述作者论文的质量,可由索引查阅原文。至于1980年~1990年其他年份的咨询,请查阅这些年的年度索引。

  说明:我的文章我均为第一作者,实验均为我“主刀”,文章均为我在方格纸上手写,内容涉及离子交换、光谱分析、离子电极,论文形式有研究报告、综述及知识介绍。


TAG: 职称评审

白水楼台 引用 删除 白水楼台   /   2012-12-27 08:43:13
博主可以站在前辈的高度给我们晚辈一些关于走职称路线的建议岂不是更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5-07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9713
  • 日志数: 357
  • 文件数: 1
  • 建立时间: 2011-01-25
  • 更新时间: 2023-01-1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