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与导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0-27 14:09:43/ 个人分类:三年硕士三年博的个人体会

  最近关于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的话题很热门,我再次凑下热闹。以前有人说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就像婆媳关系一样(忘了从哪篇博文上看到,抱歉),我觉得很在理。注本文的研究生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不单指硕士研究生,单指硕士研究生的用硕士。

  我一直在想,对于教育,本科及其以前的教育都不要想着去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一个人怎么做人,就是培养人的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习惯,卫生习惯等等,都主要去学习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就可以了。而本科教育了解个专业的背景,让学生有个专业意识,为以后的工作中提供某种思维方式方法上的引导和铺垫就可以了--当然要是能做得更好就更好了。学什么和做什么是两回事。而研究生才是真正的培养人才,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深化,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对于一些问题能有一些较深刻的看法或从一个较深的层次去理解他。其中博士则要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在学术上要能宏观的看到自己这个领域的前沿,在微观上看到这个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清晰的把握,并能对其涉及的其它的方向也要有一些深的了解。在非学术方面也要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如课题管理,财务管理,文字报告,人脉交际等等。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本科及其以前的教育都是拼命的想把人培养成人才,各种考试,考好了就OK,把最核心的东西给丢了,最后学到的是什么呢?小学生学会了数学,我奶奶没上过学她也会,高中学物理却连个家用电路也不会装,大学生学了四五年到工厂一样抓瞎,还不如一个没上大学的普通工人师傅,所以这些东西在现在社会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花太多时间去学它实在是一种浪费。而这种填鸭式学习对于一些重要的习惯养成有着极坏的副作用。

  而我们的研究生是个什么状况呢?首先有多少人喜欢自己的专业,觉得有意思或者感兴趣或者觉得有用。其次对于想考研的准研究生有多少人了解研究生生活,有多少人了解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再次研究生选择导师有多大的主动权?同样导师有多大的主动权?两者间对于彼此了解能有多深?学生能说违心话,那老师为了某个原因会不会忽悠学生?最后学生不管是读硕士还是读博士,哪怕是读到院士了,最后终归要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工作,当学生扪心自问为什么要考研时,都多少带有着能给自己一个美好未来的期许,当读了研究生后发现这个梦破灭时怎么办?

  其实现实一点,我觉得有的人适合读研究生,搞科研,有的人不适合,有的专业读了研究生,就业能好点,有的专业读研究生则是一种浪费。所以我时常觉得准硕士对于自己为什么读研时常没有那么缜密清晰的规划,而他们看到的更为现实的是工作不好找,工作环境不好,期许研究生能更好点。而到了研究生又怎样的呢,说实在话,进去之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第一年上课,这相当于本科的继续,第二年进实验室跟着做实验,而做实验这东西,在本科时候想想挺有意思,进去之后却发现也就那么回事,而硕士最重要的是看文献和写报告,能落实多好呢?这个跟导师有很大的关系,就我目前所见,多数老师落实得不咋地,而硕士有多少能理解其中的苦心呢?所以如万老师所言,硕士应该丢掉一些幻想。既然丢掉了幻想剩下什么?兴趣爱好?更何况有的专业有的方向就业上有难度,而我们的老师,学生都认可么?有的导师忙于接课题,一个礼拜也见不到一面,有的导师二三十个学生,照顾不到啊,更何况有的老师招学生就是为了帮做课题,至于学生的待遇,就业等等都力不能及,当然我也见过一些让我非常钦佩,负责任的老师,所以在这里新硕研们读博的承诺该不该当回事呢?视各人情况而言。---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位老师,他对现在招研究生的模式极其反对,他总感觉他招不到他想要的学生,他也认为现在的很多制度很多导师对学生不负责,认为学校还不如把学生招来,然后让他们各干各的,工作也好,回家玩也好,三年后给他们发证完事,不要霍霍学生青春。这里面有学生的原因,也不排除有学生以混证为目的,有导师的原因,有制度的原因。所以综上所述,读了硕士不读博士确实是一种资源浪费,也达不到学生考研时的预期,也让导师受到损失。但在现实面前,学生也有学生的考虑,照顾到学生的利益与实际处境,确实不该把承诺当一回事,所以我很佩服赵纪军老师。说到这,我说下我做学生的最大想法:我现在最大的想法是学到货真价实的真东西,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可用的真本领,其理想的效果是:现在有了某企业或工厂有一个问题,我经过调查,在现场我就能判断出是什么回事,回去三天内就能给出一个符合实际的,而且可行的方案,要是我拿不出方案,这个问题基本就是无解。这只是一个理想。可是我们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多少是直接面向实际的,甚至在工厂一线呆过,大多强调理论,发论文,我不是说这个不重要,而是要能上能下,两个都重要,我们的导师则是关键,有多少导师亲自带队下工厂,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当然有一些专业方向本身就限定了,其必须是理论为主或纯粹理论或其研究内容在未来10年内不大可能有什么大规模应用,这给学生就业很大的压力,这样的硕士生我的建议就是要不不读,要不就读到底,把牢底坐穿。

  而对于博士呢,我认为,偏向纯理论的或其研究内容在10内无大规模应用的那样的博士,就以深为主,多发高档次文章,最后进研究所或大学。而以应用生产为主的博士则强调博,对整个系统都要都深刻了解便于就业,而想发高档次文章,能发当然更好,但一般而言跟做前沿理论的相比,太困难,还不如博一点更实际有用。哎,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说了那么多废话,总结下吧,硕士应该重承诺,而且从理论上讲,确实不读博就不要读硕士,但在实际背景下,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算了,希望各位导师理解学生的苦衷。

  说到底,还是国家制度和经济结构制约了,没办法,经济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不能升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而在科研方面和招生教育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使老师也放不开手脚,没有办法,这个真的无解。什么问题一变成社会系统的问题就无解。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