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之纠缠不清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21 10:44:05

引:今天不幸扭伤颈部,只好卧床修养,顺带静思。想起在学校和研究所的经历,不禁把它与在公司的经历比较了一下,颇有感慨。

-----------------------------------------------------------------------------------------
研究生培养之纠缠不清

很 多人都见过类似的场景:两个小孩子打架,老师拉住教育。甲说 ,“乙先打的我!”;乙说,“他先骂我的!”;甲又说,“他昨天骂我了”;乙又说,“他前天扔我的书”;甲又说,“他上礼拜弄坏了我的文具 盒”......老师晕倒......

其实这个事情老师都会处理,立好几条规则,一下子就理清了:打人是不对的,骂人是不对的,损坏别人 的东西是不对的;解决不了的矛盾找老师,不允许用更恶劣的方式报复。

中国人似乎更喜欢把自己当小孩。任何事情,到了中国人这里,都是一 团乱麻,纠缠不清,责任推来推去。

我们低水平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就是这样。学生抱怨,导师不指导,给钱又少。导师抱怨,学生自己不主 动,不勤奋,出不来成果,只配拿那么点钱。学生又说,你教书育人的人不指导我,我怎么做研究,你给那么点钱,我哪儿有心思做研究。老师也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多少人都成才了,怎么你就不行。学生又说,我主动过,勤奋过,但你都无动于衷。导师说,我那么多事,那么多学生,哪儿有那么多时 间......

双方都把责任推给对方,或者环境,这是典型的无规则 状态

一般大家会给出下面两个规则:
1)学生应该勤奋研究、主动沟通;
2)导师应该充分指导,并尽量提供 更好的物质条件。
依据这两个规则,可以给双方各打五十大板。

然而这是不够的,这种依赖于执行程度的规则基本是废话。学生怎样才算 勤奋,才算主动?导师怎样才算指导,才算提供了好条件?双方如果达不成一致标准,还是没有用。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要出成果,出人才, 我们需要的是明确可行的规则。

由于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持方,这些规则也主要针对的是导师的管理。我认为应该参照公司经营中的人事管理, 简单的说有以下几条。

第一条,定岗定质。只招需要 的、招能干的,不该招的、水平不够的不招。
    导师抱怨学生差,问题主要是导师对招来的学生没有定位,招来再说,多多益善。这样一方面招进来很多水平差的,不堪其用;另一方面,有好的人才也不知道怎么 使用,或者用在不适合的领域,白白浪费学生的天赋。这背后的驱动有三个,一是有国家补贴,自己赔不了;二是给钱少,成本不高;三是只要摊子大,科研做得好 不好没关系。但这种状况总有一天会改变的,真心希望搞好科研的导师应该尽早改变这种不良作风。如果定岗,自己就会知道,哪些领域需要人,要怎样的背景,怎 样的水平。这样招学生的时候也有个谱,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才干。

第二 条,定工定酬。每个学生有哪些事情要做,做了多少事,给多少钱。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第一条,但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第二条。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计划好对学生的使用。前面已经定了岗,这里要定工作量。对于 科研来说,这个量未必以工时计算,可能是数量,也包含质量,比如读多少论文,写多少review,研究掌握哪些方法,发现什么,质量如何。总之先要有一个 计划,这样不仅对学生的考核有依据,也能帮助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和水平。一个附带的结果是,你的学生会觉得很充实。

第三条,及时评估。学生做的工作,是好是差,思路方法是对是错,应及时反馈。
    学生往往在进入实验室的初期是很有激情的,既主动又勤奋,然后时间一长,就散漫下去了。除了学生的原因以外,这还跟没有得到有意义的反馈有很大关系。人力 资源里面很重视职员士气的维护,讲究及时评估。在中国大的实验室里,经常的情况是,导师对自己的课题并不关心,也并不真正了解,以至于对学生做的东西他无 动于衷,这让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没有意义,没有出路,自然丧失斗志。我原来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辛苦申请来的课题自己没有激情去研究呢?后来才发现,原 来对中国的很多导师而言,课题就像美女,申请(追)的时候很来劲,一旦申请到(追到)了就没意思了,而他们的精力又马上投入其他课题的申请中去了。但我想 还是那句话,这种情况早晚会改变的。当然,导师可以说自己课题太多,顾不过来,那么他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科研梯队,保证每个人的努力都被关注。

第四条,规范自我。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导师应该制定好自己的日程安排,并向学生公开。有的研究生几年只见过几回导师,这里固然有导师太忙的原因,但也和他没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有关,可以说也是 责任心的问题。公开的日程里应该包括预留的和学生沟通的时间,例如固定每周一次两小时的例会,听学生汇报工作并讨论和指导;又例如在日程里标明哪些时段自 己是free的,并且及时更新状态,这样学生来找自己就不会老扑空了,学生也能有所准备。做得更好的,还可以细化到计划好与每个学生单独沟通的时间,这样 可以给学生以压力,敦促他抓紧工作。导师以身作则,学生跟着你,也会学的规范而又有计划。在公司里,这是人力资源里对领导的基本要求,做不到这一点的人, 连会根据科技知识安排耕作计划的农民都不如,不配当导师。


以上四条规则,看起来说的都是导师要如何做,但实际上针对不是导师,而 是导师的管理。这些规则一旦确立,既约束老师,也约束学生,双方也有了一致的标准,责任也明确了,谁也不用再抱怨,只有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到那个时候, 导师何愁学生不出成果,学生何愁导师不发高补贴?

---------------------------------------------------------------------------------------
补充:关于惩罚机制
    通常来说,管理规则都必会带上惩罚条例,也就是说如果做不到会有什么惩罚,所以以上规则是不完整的。但其实即使在公司,惩罚机制也不是促进进步的有效方 法,更何况是教育——这么仁慈伟大的事业,你怎忍心滥用惩罚?
    我的希望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能够放松导师和学生的绑定,让他们可以比较自由的互相选择。这样的话,学生不行,导师可以请他另寻门路;导师不行,学生 可以跳槽。呵呵,不好意思,又和公司一样的了。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红外光谱



TAG: 研究生教育纠缠不清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