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多一点小孩心态更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3 10:26:24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红外光谱

 

  小孩是天真、活泼、纯洁和真诚的,他们活在孩子的世界里,富有冒险精神,相信童话世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他们是天生的乐天派,仿佛好运都集于一身。尽管偶尔会成为麻烦制造者和问题产生源,但恶作剧其实只是他们精心构思的图景,并不存任何加减乘除的功利计算。

  科学研究是成年人的事情,是成人世界里面高尖端的活动。正因如此,搞科研的人都自认为更聪明,思考问题也更复杂,在科研活动的思维方式上更趋于系统思维,好像非如此不能解决科研难题。可是,任何一件事情,一旦过头,就会走向事物的对立面。列宁同志早就告诉过我们:“真理再向前跨出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如果我们偶尔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用孩子的心态来认知,或许会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同样是看待世界,小孩通常用乐观的眼光;而大人则更愿意用悲观的眼光。一旦悲观,患得患失的心态就涌现,处理事情的平常心就消失了。例如,申报项目时,总是疑虑其中有太多的暗箱操作,自己的申请不仅不会得到批复,甚至申请书很有可能被拿去改头换面变成别人餐桌上的大餐。一旦有了这种心思,就不愿意再申报项目,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也逐渐衰减,科研能力虽说不会下滑,但要想跃升恐怕也非易事。成天疑神疑鬼,本来没有鬼的,慢慢鬼就来了,甚至最后还鬼上身。

  大人用尽方法想把小孩拉到他们的世界里,小孩却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这就导致很多家长自认为是亲子的行为,结果往往被小孩嗤之以鼻。大人的善良意愿在小孩看来,只是无聊的规制和管教而已。这一点恰恰是目前师生关系非正常化的主要根源。有些导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学生一入师门就先给他设定一个发展方向,至于学生是否情愿,则不在导师考虑之列。有些导师喜欢给学生安排一大堆任务,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总之任务要完成,否则毕业没商量。有时候导师觉得科学研究是个好东西,很期望学生能够享受刻苦钻研带来的成就感,可是立志向学的学生总是极少数,何况急功近利的时代学生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从学生的角度,其实他是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的,来读研究生总是抱有现实目标,可是这些目标或许和导师的利益,交集甚少,于是学生会埋怨导师人性化管理不够,只把学生当做科研打工仔,而未曾真正为学生的前途着想。这和大人教育小孩时往往想当然地用成人标准来改造他,是何其的相似。

  小孩是即将被毁坏的大人,大人是已经被毁坏的小孩。导师都是从研究生过来的,对学生的艰苦应当了解颇深,理当有基本的同理心。现在自己上位做了别人的导师,承载着学生的期望,自当换位思考。可是,很多导师自己做学生时吃了一些苦,现在手上有了决定别人生死的权利,就完全忘记了当初的艰难,甚至觉得凭什么现在的学生要这么舒服?所以喜欢滥用特权,仿佛学生是自己的宠物,呵斥打骂全由自己决定,非如此不足以显现出自己的霸气。

  导师应当多花费一点时间去教育学生,不管他们爱不爱听,既然坐在教育工作者这个岗位上,先尽到自己的职责,总不会错。天底下哪有小孩一出生就不对其施以教育的父母?不能因为学生不爱听,就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也不能因为业务繁忙就给学生放羊。就像现在很多父母都太忙,无暇陪护小孩,所以很多小孩长大后理所当然也就没有时间陪父母,空巢老人的出现,有时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如果导师与学生只存在名义上的师生关系,只有组织任命的工作关系,那么什么师生情,恐怕都是瞎扯淡。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这个道理当老师的不会不知道吧。学生期望从导师那里获得的指导,如果缺失,那么导师期望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尊重,同样是水中月,镜中花,学生对老师只剩下表面的虚以委蛇。一旦师生关系解除,学生转身离去的步伐之决绝和迅捷,堪比黑色闪电博尔特打破世界纪录时的表现。

  就像大人常教导小孩别撒谎但当着小孩的面撒谎最多的也是大人一样,有的导师给学生定下清规戒律,自己却在学生面前不加收敛,为所欲为。例如,导师召集学生开会,所有学生都到会了独独不见导师身影,等到导师姗姗来迟却未曾有半句抱歉之词。一方面要求学生树立守时的好习惯,一方面对自己的不守时心安理得,其身如此不正,何以为人师?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导师讲那么多大道理,不如亲自践行,这才是给学生提供的最好学习机会。例如,一篇经典文献,学生看完以后不知道如何加以分析,导师若能将该文献给学生进行透彻讲解,只需要一次经历,学生以后对于文献的把握或许就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再如,学生的第一篇小论文,导师一定要逐字逐句审阅,对其中最细微的错误都应当给予纠正,这才能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什么是潜心做学问,否则学生稀里糊涂就拿去投稿,稀里糊涂文章就被枪毙,时间浪费不说,做科学研究的好习惯也许永远也养不成了。

  大人看大人的世界是用成功作标准。因此,作为拥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导师必须在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取得领先优势,因而往往注重的是行政级别、职称、项目经费、论文、获奖等等可以表征成功的器物。另一方面,大人看小孩的世界则是用成绩作标准。因此,导师要赢得成功,对学生的评价就必定采取“成功学”的导向,注重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和产出的论文质量,至于学生人格方面的塑造,要么刻意忽略,要么无暇顾及,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做事倒是很厉害,做人怎么样,还真就不好说,全看学生自己的造化。如果我们只是培养出一大堆做事的工匠,在科研道德上并不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只希望他们剪切粘贴出一个满足结题要求的项目报告,那这样的科研管理只会将学生教育得世故与世俗,却教不会他们如何写大大的“人”字。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红外光谱


TAG: 科研管理小孩心态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