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墙根”研究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7 11:30:27/ 个人分类:研究生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俗语“烂泥扶不上墙”。于是我杜撰了一个“墙根研究生”的说法。

 

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只不过天资各异,开化有早有晚,开窍有快有慢。对于那些晚与慢的学生,可以用“墙根下的徘徊者”形容。

 

“墙根”多数是草根一族,通常抱有凌云之志,但总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不用很久,一个学期过后,基本就能定性了。

 

一脚踢开?不闻不问?顺其自然?还是“扶上墙”?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选择,“墙根”因而也有自己的天命所归。这里只说如何扶一把“墙根”的问题:

 

下下策:掏洞。对墙根而言,上墙不是目的,而是要穿墙而过,到墙那边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因此,如果扶不上墙又翻不过去,最简单的办法是掏一个洞,走个捷径。掏洞比上墙容易的多,现在也流行“走捷径”。虽然是有“钻狗洞”的嫌疑,但也算达到了目的,有时候不择手段也是一种手段。

 

下策:扬鞭。自古有云:棍棒低下处孝子、不打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说法,虽然不文明,但可操作性强。此类方法的原理实际上就一个字:逼。人的潜力很难自动浮上水面,需要逼一逼,压一压。说句不好听的:狗急了还会跳墙呢 :)

 

中策:拉绳。靠墙根自己上墙,只要能努力坚持不懈,应该也有可能,但墙根的时间有限,两年翻不过去就被后来的墙根踩扁了!因此,需要仰仗一位“墙上人”的帮助,可以是导师本人,也可以是大师兄等人,他们需要下墙但又不敢直接跳,因此,从墙上扔下一根绳来,让“墙根”绑在腰间,于是一个下一个上,扯动绳子,墙根上来了,师兄也平安着地了,开始翻下一堵墙。

 

上策:扶梯。通常的墙都很陡,直立在眼前,不要说徒手爬墙了,抬头一看都眼晕,所以很多墙根之所以不上墙,是因为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象征性地爬两下就不愿意再动了,不如蹲在墙根下晒太阳。“搭梯子”是一种不错的上墙方法,梯子一级一级的目标明确,每走一步脚落在哪儿都有数,因此恐惧小了很多。导师自然是搭梯子的人,有了合适的梯子,墙根下的人会少很多。

 

上上策:拆梯。有梯子可爬,人就会有依赖,因为他知道有人扶着梯子不会歪;就会有惰性,因为他知道爬到头就上墙了,有时候他还想爬一爬、歇一歇。当然有的患“恐高症”,顺着梯子又下来了,功亏一篑。“上上策”则是避免这两种弊端,不是“扶梯”,而是“拆梯”。上一层就拆一层,没有回头路。拆了干啥?再搭下墙的梯子。如果爬的比拆的还慢,那就会摔成肉饼;如果爬的比拆的快,那就会不能及时下来。只有师生协同作战,掌握好节奏,才能充分利用这把活动的梯子,翻墙而过。

 

就当前研究生培养的情况来看,下下策的少,毕竟不光彩;下策的不能算多,毕竟不能再明目张胆地“侵犯人权”了;中策的最多,一条绳上的蚂蚱,利益与效益都能最大化;上策的少,因为“甘为人梯”这个成语已经很难听到了;至于上上策,应该是用“罕见”形容了吧?

 

以此推断,研究生选导师与实验室很象“抽签”,抽到上上签可算是撞大运了,建议赶紧去买彩票,呵呵 :)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红外光谱

 


TAG: 研究生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