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跟食品安全分析打交道,遇到重大事件就没了假期,群组疏于管理,望诸位海涵。倒是这些年有些许经验总结,会慢慢整理放上一些。大家也可以直接留言给我....

新形势下食品检验实验室如何不被淘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5-03 11:24:31/ 个人分类:我的经验

  今年,食品安全工作可谓是“大年”。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7年)》(以下简称《细则》)已下发,要求各地遵照执行。《细则》列明了32大类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依据和检验要求。在检验要求中,明确给出了“检验项目”、“依据法律法规或标准”、“检测方法”,规定检测项目百余项,为近年之最。近日,国务院印发了《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关注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个纲领性文件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工作提出了全面、具体要求。6月23日,127项新修订、制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将实施,为食品安全项目检测提供了执行和判定依据。通过阅读上述两个文件和新国标,笔者认为今后食品检验实验室要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在以下三方面不断提升。

  实验室人员能力的提升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现在我国相关卫生项目的检测数量和限量要求已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推荐的食品法典越来越接近了。这个进步是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加分不开的。检测数量、种类的增加和检出限的降低都是建立在拥有更先进的分析仪器和设备的基础上,这些仪器和设备价格都比较高。正是国家有了相应的经济实力,才有可能给近百个国家食品检测实验室投资,使其能适应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受我国国情所限,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难度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仅仅靠国家实验室很难满足对市场监管的要求,而且国家实验室之间的实力和技术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一些外资和民营资本看到了这一商机,陆续在国内设立和成立了相关的检测公司(第三方实验室)。实验室数量和检测项目的快速增加,使检验人员数量和能力都呈现出不足。数量不足比较好办,而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事。

  实验室人员能力不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必须有较丰富的实验室工作和管理经验,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验室认可规程规定,能够在实验室内建立起有效运行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贯彻到日常检验全过程。这些人不是短时间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的积累。二是高级技术人员,他们要具有根据国家新法律法规迅速建立或重现与之相适应的检测方法,并指导实验室检测人员准确掌握检测方法能力。这些人可以重点培养,多做各种实验,操作各类分析仪器,从中掌握实验技巧和仪器性能,对检验人员出现的问题能科学地分析并迅速解决。其实这两种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不缺,但由于体制问题,这些人往往不愿放弃国有身份去第三方实验室。不知退休金并轨以后会不会有人愿意走出这围墙。

  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力提升也很重要。首先只能靠实验室内部的培训,这种培训可以结合检测人员基础和检验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实用、收效快,但可能不够系统。现在国家提倡培养技能型人才,相关院校和专业如何能结合检测实验室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

  随着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认证条例对从事食品检测实验室在考核评审也不断提出新要求,加上食品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检测项目数量和难度逐年增加,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实验室管理水平也需不断提升。今年《细则》所列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项目为30多项,其中一些项目检出限量低,对仪器要求高,前处理复杂,分析周期长,前些年这些项目都不是必检的。要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除了人和检测设备必须满足的条件外,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基本保证。虽然现在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只有通过认证认可评审,取得资质后才能从事相关检测工作。如何将人员、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检验方法、实验环境和抽样制样等主要因素落实到日常检测中,是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体现。认真落实和执行这些要素才能使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实验室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的制定要结合实验室实际,例如:检验人员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就可以安排做室内比对实验;而检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就应该多安排与水平高的单位做比对实验。要保证每一个检测结果的准确还应该多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学技术手段,例如:制定严谨的实验室操作规程(SOP)、增加数据组的质控点、用质控样品判定分析过程是否正常、用质控图判定结果是否正常等。

  实验室检测仪器质量和数量的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功能都有了显著提升,这对完成国家标准卫生项目和《细则》的检验项目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证。今年《细则》列明的30多项兽残项目,几乎都是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LC-MS/MS)检测。所以,如果实验室承担这类检测项目的话,不仅要有性能好的LC-MS/MS,而且还需要拥有多台/套才能满足检测工作需求。若开展复杂基质(如:茶叶、中药材等)中多农残的检测,可能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GC-MS/MS)检测,定性、定量会更准确。

  做食品中残留物分析,前处理工作量和用时约占整个分析的2/3,也是产生分析误差最大的过程。所以,采用一些高效、自动、联用、专用的前处理设备和装置,也可以提高分析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国内一些仪器厂家配合国标推出了专用检测设备,实验室若经费允许,可以考察、选用。

  基层实验室现在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都明显不足,这类实验室可能更愿意用一些价格较低,操作简单的快检技术和设备。国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陆续推出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如:酶联免疫法、试纸条法等,以满足基层实验室检测需求。科技公司和仪器制造厂家也看到了这一商机,推出了一些快检技术及设备,以及针对某些项目的专用检测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也可以作为实验室检测手段和设备的补充。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