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领域有重大贡献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12 14:22:37

  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和教育家。他热爱祖国、奉献科学、服务人民,至今仍活跃于科研和教育第一线。

  徐光宪院士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绍兴。他自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第4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

  徐光宪院士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稀土元素由钪、钇及15种镧系元素组成,其独特的4f电子结构、大的原子磁矩和丰富的跃迁能级使之在诸多功能材料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主角,被美、日等国列为本世纪的战略元素。据中国工程院组织的有关研究表明,每1万吨单一氧化稀土可为功能材料和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值240亿元人民币。

  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稀土科学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小平同志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百分之八十,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由于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相近、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十分困难。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只能依赖于低价出口稀土矿物和混合物来获取蝇头小利。同时,我们还高价进口深加工产品,使我国长期处于有资源无利益的窘境。

  徐光宪院士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上个世纪 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影响十分深远。

  在徐光宪院士6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已发表期刊论文560余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余次。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家,他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迄今依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几十年来,他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北大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学生中就有中科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徐光宪院士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勤奋严谨的科学作风为化学界所称道。近年来,他不仅亲自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开展研究工作,还密切关注新世纪的学科发展和规划,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和创新思维的论文和报告;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赴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攀西冕宁矿区考察,两次起草了向中央提出有关白云鄂博矿和钍资源可持续高效洁净利用方面的书面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迅速批示,为我国稀土和钍资源的优化利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则性指导意见。

  徐光宪院士曾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和三等奖(198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和三等奖(1991)、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4)和科技成就奖(2005),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红外光谱


TAG: 化学家徐光宪院士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