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Facebook世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10 10:27:45/ 个人分类:创新创业

以Facebook创办人、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为原型的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于上个月底在纽约举行全球首映礼取得热烈反响,之后在美国也掀起票房热潮。

电影由曾经执导《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和《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的名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操刀,剧本改编自书籍《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诞生史,一个关于性、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两个好朋友如何革命性地改变了全人类的沟通模式,但最终却反目成仇。虽说电影并非纪实片,但里头的故事发展与主要情节都是模仿真实事件(例如,扎克伯格与其他创办人对簿公堂)。

这部讲述全球火红社交网站如何崛起的电影还未在新加坡上映,但想必也会引起本地观众的兴趣。毕竟Facebook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饭出游的任何精彩片断都会第一时间贴在网上,若巡视一下上班族的电脑荧幕,许多人都会把自己“挂”在这个社交网站上一整天,希望能以最及时的方式与朋友的生活和世界的大小事件接轨。

在美国,电影引起了近乎两极化的反应,而有趣的是,接近对立的观点可说是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电影制片人之一斯科特·鲁丁(Scott Rudin)接受媒体访问时便说道,当你和看过电影的观众聊天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意见分歧得让你以为,他们所观赏的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年纪较长的观众认为扎克伯格是悲剧人物,而年轻一代却倾向于把他视为带着光环的摇滚巨星。

观后感两极化的关键在于两代人的不同价值观,他们对于电影所描述的扎克伯格的行为有谴责也有推崇。电影海报标语“你无法不在赢得5亿朋友的同时树立几个敌人”(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一语道破创办人为造就网络历史所不惜付出的代价,或说得更准确一点,为了一己利益而不顾对别人所带来的损伤。这是勇敢追求目标而不屑旁人批判或感受的赢家行为,还是仁义丧失的堕落行径,两种立场皆有人支持,但拥护前者的声音大多来自热爱社交网络科技的年轻一代。

以年龄来企图划分出两派人的对峙立场,这难免是把事情简化了,但我想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在拥抱各种社交网站与及时通讯科技的“Facebook世代”的生活里,哪一些价值观正悄悄变形或流失。

上个月,一名18岁的美国大学生被室友偷拍下自己与同性友人的亲密行为,这段视频还在互联网上及时传送给其他网友“观赏”,结果深受打击的大学生跳河自尽,并且选择在Facebook留下遗言:“在华盛顿桥跳河,对不起”。本地学府近日也发生类似校园欺凌事件,只是受害者最后选择转校,幸好没有走上绝路。

上Facebook走一圈就不难发现,不少Facebook迷对个人隐私的概念好像不屑一顾;不论是有关他人的点滴还是自己的生活片断,他们都热衷得近乎心急似地想跟人分享。自己的行为(把生活隐私发送到公开平台上)可能对别人或自己造成什么影响,Facebook世代在这方面似乎没有很高的自觉性。结果,做法一旦太极端(例如美国大学生事件),就沦为伤害他人的冷酷行径 

社交网站与现今通讯科技的一大魅力在于其速度与及时性,可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速度带来的后果好像是人们对事情的思考减少了——有话快说最重要,哪有时间去设想别人的感受?要具备能够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这需要一定的正面想象力,只是,社交网站未必有让想象力滋长的土壤。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