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创业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4-23 09:37:12/ 个人分类:创新创业

365平米空空荡荡的大厅,空桌子,空椅子,一个人都没有。

这就是对Peter的公司最好的现状描述。

不过到了夏天,这个大厅会渐渐拥有人气,或许会有十个左右的员工,大部分都是研发人员,他们之中将有半数拥有海外的学位,很可能是博士。

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就这么从无到有地诞生。当我去杭州见到Peter时,他领我到了那个空旷的办公室,讲述着创业的艰辛。不过我感兴趣的是,一个海归博士在创业过程中,将遇到哪些问题,又会得到哪些帮助?在这个创业大潮中,他们的机会又在哪里?

项目在哪儿?

Peter所处的是最复杂、最烧钱的行业:芯片业。做的也是最前沿的研究:高速传输芯片。

他去澳大利亚读书时,国际上对高速传输芯片的研究正在起步。简单地说,本世纪初以来的手机上都带有蓝牙功能,所谓蓝牙,就是给两部手机之间提供传输服务,使得两部手机可以点对点传输文件。

然而,蓝牙的速度只是兆(M)级,只能满足普通文件的传输。如果文件很大,比如,一部高清电影好几个G,蓝牙无能为力。

国际上各大厂商、研究所都在研发具有更高速度的芯片。Peter在澳洲读博士所在的实验室也在研究,他们做的芯片速度达到了上G,和蓝牙比起来,速度提高了上千倍,从理论上说,一部蓝光电影也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传完。

这样的成果曾引起了一定的轰动,这也使得人们开始考虑商业化。澳洲人习惯去美国或者欧洲寻求机会。实验室曾有人带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去了美国辗转一年多,才回到了澳洲。他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高速传输芯片牵扯到话语权问题,各大公司为了争夺控制权,更愿意使用自己研发的技术,以便在将来的标准制定中形成话语权。

澳洲人虽然失败了,但实验室里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一群中国人却并不甘心。澳洲的中国留学生很多,在Peter的实验室里,也有着几位中国过去的留学生,有的已经工作,有的还在读书。

2010年的一天,一位师兄突然找到了Peter,征询他的意见:我们回国创业吧?

当时Peter正在考虑毕业后的生活,由于澳洲地广人稀,找一个舒服的工作并非难事。一边是舒适、安逸,可以看得见未来的生活,另一边是茫茫的未知数,创业、资金、开公司,对于Peter来讲虽然如此有吸引力,但又如此不确定。

但他选择了创业。于是,刚刚毕业的Peter踏上了回乡之旅。

只是他们除了热情和技术之外,缺乏的条件还很多,他们在创业的路上又如何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获得必要的条件呢?

钱从何来?

创业资金来自于政府。

如果说,美国的创业环境来自于企业和投资界,那么中国的创业环境则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这一点上说,中国的创业环境甚至令老外们也开始羡慕。

由于现在恰好是一个钞票泛滥的时代,并且各地政府为了鼓励高科技投资,都有着相关的奖励制度,使得创业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2010年下半年,Peter和部分团队成员回到了中国。还有一部分伙伴留在澳洲进行最后的攻关,一是为了做出样片,二是研发新的技术。

为了为新的公司选址,也花了他们不少的心血。那时长江沿岸的城市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团队也在长江沿岸的城市里做着考察,上海、苏州、杭州、嘉兴......

以Peter的公司为例,他拿着项目参加过数次各地政府组织的项目评比。有的地方给了他一等奖,有的地方给了二等奖。不要小看这些奖项,每一个奖项都对应着一定的奖励。

比如,杭州滨江区政府给予Peter的,是300万元的奖励(附有一定的条件,分三次到账),并在三年内,给企业每年报销30万元的场地费用,以及5万元的住房费用。

这些钱对于一个芯片企业来说并不算多,却可以支撑这个创业团队开展最初的活动。

比如,有的公司会根据场地补贴的额度来租用办公场所,将租金恰好控制在报销额度上下,这样,就可以享受到几乎免费的场地了。当然,这样的优惠只有三年,在三年后,需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去打拼。

政府的优惠政策还包括税收优惠,这对于成长起来的公司来说,是最为实惠的一部分,然而由于Peter的公司至今还没有产品,这部分优惠目前还没有带来好处。

除了政府给的补贴之外,剩下的,是团队的各个成员依靠关系,从经商的熟人手中融到的钱。浙江一带是全国商业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以前是小商贩和衣服、食品厂商的天下,然而,当他们赚到了钱之后,却开始考虑如何向更具技术含量的领域中转移。他们有的做起了投资人,投资到高科技领域。

与此同时,澳洲的人们也在紧锣密布地做着准备,第一个样片已经做了出来,正在进行测试。只有样片获得了认可,Peter才能够利用市场获得风险投资,或者产业基金的资助,脱离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当然,更重要的是得到订单。

政府的钱只够启动之用,到最后拼的,还是真刀真枪的技术,以及真金白银。

在大厅里,Peter叙述着两者的关系:产品要明年才能出来,但前期准备必须现在开始,如果没有资金,那么就无法启动。真正决定生死的,是在今年。

成长的烦恼

但政府的钱得来却并不容易。实际上,Peter最近忙得焦头烂额,都是为了申请资金。

他不停地写着各种各样的报告,提出各类申请表格。从政府拿钱意味着必须按照对方的规则去办,这些规则将Peter的人拴住了,以至于他总是感到一个人分身乏术。

况且除了,写报告之外,创业初期的繁琐事务也如影随形缠绕着他,大到寻找房屋、购买家具,小到安装电话,给玻璃贴膜,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他操心。这些琐事把文质彬彬的Peter彻底逼成了一个商人。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和各地的厂商联系,争取获得订单和投资。实际上,由于苹果在手机上的发力,留给各个厂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比如,苹果在手机上已经留出了高速传输的接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用户就可以使用了。只是国产的手机厂商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这方面的挑战,以至于技术储备不足,临时拿不出产品。当Peter和他们谈论起来时,对于这个芯片感兴趣的人还是很多,只是Peter还拿不出成熟的产品。

更何况,在这个全民皆创业的时期,那些有实力的技术人才能否看上一个初创的公司,也是值得考虑的事情。

滨江区政府在和Peter签订的协议中,还包括为杭州培养芯片人才的内容,这意味着,这个初创的公司还没有开展业务,就被强加了赢利之外的责任。

但不管怎么说,Peter希望尽快招一两个行政人员,并寻找几个实习生,把他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只是为了招人,Peter又不得不往杭州的各个高校跑,一是为企业做宣传,二是考察有意向的毕业生。

当我离开Peter时,他仍然在为当天要写的报告而烦恼,这只是他成长烦恼的一部分。无疑,在未来,他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从他踏上创业道路的那一天开始,就选择了一种艰辛的生活方式。任何一个海归创业者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他们有的成功,有的暂时失败,不过,我没有听说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