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切客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5-12 07:28:13/ 个人分类:IT

谁也不想错过LBS

自微博之后,切客正在成为时下流行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走到一个街区,你拿出手机,就能看到附近餐馆的打折信息和出没在附近的好友。想租某个小区的房子,可以在手机上看到那些已签到的房东和他们房屋的信息,轻松找到合租伙伴。通过多次签到,你还能获得勋章,获得“市长”称号。

切客取名于“check in”,指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记录地理位置、身边新闻,借此与他人分享的都市潮人。

25岁的台湾人刘大卫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四处签到的人。他去年底在虹桥机场拿出手机签到,发现一个朋友也在机场候机,结果他们拿着手机见面了。刘大卫去年初创建的街旁网正是为像自己一样热衷签到的人提供服务。上线10个月,获得了75万的用户规模,是当前国内最热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服务商之一。

在美国,LBS的先行者Foursquare已经成了Facebook之后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角色。它成立于三年前,每天的新增用户数超过一万三千人,到今年 6月份,Foursquare的用户数很可能会到达1000万。而当年Facebook达到100万用户数,花了2年的时间。

据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 Research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14年,LBS的收入将超过127亿美元。而艾瑞咨询预计,到2013年,中国LBS个人应用市场总体规模将突破70亿元,5年平均增幅将超100%。

3月初,新浪推出LBS产品“微领地”,将移动签到服务与微博平台进行整合,自此正式加入国内LBS大战。受此影响,新浪3月8日股价上涨7.2%,报收于88.73美元,创自1月11日以来单日最高涨幅。

像以往一样,其他国内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玩起了复制的把戏。他们错过了微博,不想再次错过LBS。百度、人人网、盛大去年底都已陆续进入这一领域。腾讯也在去年底推出手机QQ地图,被业界猜测为即将染指LBS的征兆。中国大大小小的LBS已经超过五十家。

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也是这么干的。Google推出Latitude、Facebook推出Facebook Places、Twitter推出Twitter Places,都在抢占LBS地盘。

不能早,也不能晚

在中国,其实最早发现LBS概念的是移动运营商。

早在2002年起,中国几大运营商便相继看好并且开通了移动位置服务,如中移动的移动梦网品牌下面的“我在哪里”、“你在哪里”、“找朋友”业务,中国联通在其CDMA网上推出的“定位之星”等。

然而,由于当时移动通信的带宽很窄、GPS的普及率较低,加之用户对他们的服务并不感兴趣,导致整个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长期无人问津。回头看,当时的LBS缺乏技术平台的支撑,这是它早夭的主要原因。

无线技术和硬件设施在这些年进步神速。据国外媒体报道,波士顿全球独立研究与顾问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0年全年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2.93亿部,与2008年的1.51亿部相比几乎增长一倍。

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商业窗口。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探究手机上的赚钱之道。LBS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刘大卫在创建街旁网之前就是在台湾以承担外包开发Android系统上的应用软件“维生”。但正是这段服务于智能手机的经历,让他看到了移动互联的前景,从而决定到北京创业。而同期,在美国开始走红的Foursquare让他想到,可以制造一个“中国版”。过去,以百度、淘宝为代表的诸多美国互联网企业“中国版”,都取得了成功。街旁成立之后,刘大卫也从不讳言这是国内“最像Foursquare”的LBS。

盛大旗下的游玩网原本也不是为LBS而生。它最初的定位是做一个旅游社区网站云游天地,去年上半年还通过百万年薪海选CTO(首席旅游官)造势等方式在网上赚足眼球,连CEO宋铮早前在天涯社区任职执行主编的履历也与之契合。

但到了去年年中的时候,初步上路的游玩网决定转变定位。这时,他们已默默观察Foursquare乃至新生的街旁网数月之久。去年8月,游玩网以LBS的形态上线,而不是旅游社区。去年底,它索性改名为更直观的“切客网”。

直至今日,几乎每家互联网企业都无法忽视LBS的存在。原因在于,如果说Twitter、Facebook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Foursqure则解决了“我在哪”的问题。LBS使社交从“静止空间的交往”变成了以“位置”作为交往的重要参数。

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公开表示,LBS将会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搜索、社区、门户、游戏……中国所有大的互联网公司都会做。事实也是如此,互联网企业都开始结合自己现有的业务和资源去捆绑发展LBS。

去年11月11日,人人网发布名为“人人报到”的LBS业务。6天之后,百度就整合了百度地图、百度无线等资源,悄然推出了LBS服务——百度身边。网易也在去年底将LBS与微博进行捆绑,新浪于今年3月推出微领地。挤入这一战团的还有团购网站拉手网、大众点评网以及时光网等。

这样的局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过去不断发生的事实——创业者们完成了用户教育,成果却被后来居上的大佬们收割。

铺摊子,抢地盘

虽然人人都在惊叹LBS可能带来的商业前景。但在先行者看来,这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

LBS的商业模式并不难理解,通过和各种品牌企业或者商户合作,在LBS平台上推广企业或商户的信息。比如在某商户处签到,用户可获得一定的优惠或某个特别的徽章,或者是当用户在某区域签到时,系统推送这个区域内的商户广告。

但如何去说服商户来接受这个很难说清楚的新玩意呢?

刘大卫常常为了街旁能获得一个合作机会,要费尽唇舌向对方解释自己在干什么,能给对方提供什么好处。去年2月,街旁网上线一周后,刘大卫就敲开了星巴克的门(获得见面机会),但直到11月,街旁和星巴克的合作才正式上线。

而LBS们目前所能获得的合作机会,大多都是免费的,即便有少部分获得赞助经费,经常不过杯水车薪的几千元。“现在还是市场培育阶段,大家首要是共同把这个市场作大。”刘大卫和他的同行们都如此强调。的确,已经有太多的互联网商业案例表明,赚钱和商业模式都不如扩大用户基数更重要。

但真正令刘大卫焦虑的是,虽然街旁因为是国内模仿Foursquare模仿得最像的一家,而获得了市场先发优势,但其用户基数仍迟迟得不到大幅提高。国内LBS们虽然动辄号称数百万用户,但其中活跃用户的比例并不高。

像街旁这样靠模仿起步的LBS小公司,事实上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如团购网站一样,出生之后自然会引来诸多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这样的担心一直困扰着刘大卫,他不知道,街旁已有的地盘会不会被某个突然入局的大鳄吃掉,从而沦为培育市场的“先烈”。

刘大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街旁网必须在一年左右的时间窗口期内跑得很快,才能最终立足。目前街旁网每周大约20%的用户增长速度,在刘看来,“还是太慢”。

不过,嘀咕网的创始人李松很乐观,他曾对媒体表示,LBS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需要从互联网跳出来做多个手机平台的覆盖,因此,即使是那些互联网企业大佬,也需要和嘀咕网一样,从头做起。

而按照刘大卫的想法,未来LBS也可能会细分成不同类型,游戏类、社交类、团购类等,差异化生存。

但就如团购的“乱象”、微博盈利模式的不明朗一样,LBS目前仍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即便是LBS的老大Foursquare,也还没有呈现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李开复最近亦公开表示,虽然自己看好LBS,但是在未来半年到1年的时间内,这个领域还不会爆发,需要更长的时间。

它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用户培育、商业模式的探寻,还在于其不确定的风险性——Foursquare在中国就屡次遭到屏蔽,可能是因为中国用户到敏感区域Checkin,由于Foursquare许可用户发布点评类的信息,导致该敏感区域出现大量敏感信息,因此遭到屏蔽。

就在最近,街旁等LBS已经开始投入人手对一些敏感区域的签到进行审核,力保不出岔子。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2525
  • 日志数: 260
  • 文件数: 3
  • 建立时间: 2010-05-26
  • 更新时间: 2012-10-3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