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创新思维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24 19:17:12/ 个人分类:IT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常是指政府机构为推动重点产业的发展而直接投资建设的面向相关行业企业服务的专业化科技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对广义公共服务(如道路、通讯、电力、物业等)的进一步补充,涵盖了政策、软件、硬件、网络、运营空间等各个方面,目的是通过国家的投资,为产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服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培训必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并逐步培育完善的产业发展生态链。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则是特别服务于软件企业,并通过软件企业为更大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的专业化服务设施。

笔者曾在2008年接待了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主管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官员,深感从国家宏观层面看,政府对平台发挥的产业推动作用多有疑虑。这一方面是由于产业发展自身遇到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也源于公共服务平台本身缺乏在建设、运营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像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软件技术、商业模式、发展理念都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过去以投资为主的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模式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亟需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的创新思维。

今年8月,笔者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经过预审、初赛、复赛等一系列激烈角逐,笔者的基于SaaS模式的分析测试实验室运营系统项目最终进入了决赛,并吸引了风险投资的极大关注。这次比赛给笔者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软件业务的创新是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软件是一种高度抽象虚拟的智力活动,软件产业的发展仅靠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软件创新的目的在于开发新的基础和应用技术,构建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商业模式,整合资源、特别是传统行业资源,通过高效率、低成本、高品质的软件服务,形成新的产业热点,推动整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和SaaS、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业务的创新,无不体现了软件创新活动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威力。

因此,作为支撑软件创新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必须在技术选型、建设投资、业务模式和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探索。

技术选型:支撑行业热点

如果说目前软件行业有哪些热点的话,笔者认为,云计算与SaaS、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三种业务。而这其中,云计算与SaaS更是一种基础服务,离开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无从部署和运营。

从技术上讲,云计算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软件架构的新技术,包括海量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在诸如搜索、电子商务、物流等应用中取得了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成功。而SaaS服务更是改变了传统软件的交付模式,彻底摧毁了传统软件的价格高地,为软件产业惠及普罗大众奠定了基础。Gartner更认为,至2012年,全球25%以上的软件将以SaaS模式交付。其实,目前网民们使用的多种应用,如电子邮件、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都是典型的SaaS服务。

因此,建设或者将现有的公共服务平台改建为实验性的云计算和SaaS公共服务平台,为软件企业提供云计算和SaaS的技术研发、培训和部分应用服务,将是是未来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首选。

建设投资:政企合作,善用民间资源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众多的公共服务平台资源。以西安软件园为例,目前就拥有IBM Rational、微软嵌入式技术、SUN开源技术、外包培训等10多个公共服务平台, 在新的行业发展背景下,笔者认为,以云计算整合、改造这些公共平台,减少重复性投资,重塑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资信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更多业务迁移到互联网,大大小小的运营商和软件开发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并且由于传统软件部署模式的问题,这些资源多数都未能充分利用。因此,以政企合作为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合理的分享机制,善用这些民间资源,创造一种政府、企业和用户多方共赢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将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

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政府的直接投资很难深层次地服务于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善用民间资源将能通过企业的业务活动带动公共服务平台的业务拓展。

业务模式:借鉴开源组织经验,吸引企业广泛参与

由于软件行业的特殊性,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应该以一种创新创业的模式和心态去实施。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来说,公共服务平台的业务模式当是平台设计的首选要素。

成功的平台服务模式应该能够广泛的企业参与,这是由于任何软件的成功,都必须建立在大规模的客户群体的基础上。在业务模式的创新上,我们应当借鉴开源组织的成功经验。事实上,开源组织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软件公共服务平台。Linux和Android都是成功的先例。

以Linux为例。自2005年以来,已有超过5000个来自500个不同公司的开发人员为Linux内核做过贡献。Linux内核以极快的速度改变和增长,最近一次发布就包含一万个补丁。Linux内核的开发、修正、测试、复审、整合、发布等已形成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规则。虽然参与开发者各自的目的不同,IBM, Intel, HP, Fujitsu的参与是为了保障Linux在各自的硬件上运行。Sony, Nokia, and Samsung则要保证Linux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持续支持。Red Hat, Novell等则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客户群。这些公司参与Linux内核开发促进了Linux内核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今天,Linux内核已成为开源社区规模最大、最成功的项目之一。无论是软件更新的速度、新版本发布的速度,还是参与人数的增长都证明Linux社区生机勃发、充满活力的一面。Linux内核也在通过持续的演进和提高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和不断满足环境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开源模式的基本理念是:80%的人通过掌握低门槛的开源技术,为20%的人提供有偿服务。正是这种简单的业务形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个人爱好者、开发商和各类专业用户,撑起了一片软件行业前所未有的自由软件天地,通过奇特的自组织模式,点燃了软件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发展的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开源模式顺应了软件知识工作者参与、奉献、分享、成长的人性本质,开源平台在为参与者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人性化需要。

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把公共平台的建设理解为一个创业的过程。显然,创业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是团队,也就是公共平台的运营机构。公共平台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创业团队自身能够盈利的基础上,而不能依靠投资。因此,引进具有相关核心业务和技术的运营机构是公共平台建设的关键,特别是这些核心业务和技术要具备应用的基础,以避免过去出现的盲目听从大厂商指导的弊端,使公共平台丧失其应有的公正性。大厂商的投资和技术壁垒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在这方面已有很多教训。

产业政策:以应用普及为重,推动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的发展 

显而易见,产业政策的扶持是政府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有力推手。以软件与服务外包为例,在国家划定的25个示范城市中,无不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并且这些政策随着业务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修订,力求满足行业发展的最新需要并反映各城市本身的发展特色。

在这些政策中,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措施。但是,怎样善用这些扶持资金,则需要我们更富想象力,提出更具创新特色的举措。

传统的产业政策偏重于平台的建设,并通过对平台服务的考核,给运营机构以适当的政策补贴,而平台的运营通常以免费服务为主。这种政策模式对运营机构赖以支撑平台运营的核心业务和技术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帮助,因而远离了平台的服务对象,最终无法吸引企业的广泛参与。

因此,产业政策的创新应当从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入手,以应用普及为重,因为平台的服务内容是平台的业务基础,通常也是参与平台服务的广大开发商希望能够推广的新型业务和创新改良技术。针对服务内容的扶持,最终获益的不仅是平台服务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这些参与者背后的广大用户群体,这种创新模式将逐步吸引更多的软件开发者参与平台服务,使平台形成一种政府资源、运营商、开发者和用户群体的整合力量。这正是开源世界中参与、奉献、分享和成长的精神体现。

综上所述,产业政策的扶持力量是巨大的,对于代表政府职能的园区机构,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善用民间力量,制定拥有本地特色的产业政策,将对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助推作用。


TAG:

香水百合 引用 删除 lily   /   2010-09-28 12:40:56
这种服务是趋势,不知中国能否走得更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