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网络文学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8-17 15:36:02

也谈网络文学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网络文化正以其迅速及时、范围大、涉及广、便于交流互动等优势冲击着传统文化,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如此一来,文学创作也不再成为作家的一上海保洁公司 上海保洁公司种垄断事业,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平民化。据权威的盛大文学数字信息,当前在网络中写作的作者超过九十三万人,每年产生的作品多得不计其数。那么,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究竟有多少够水准、上档次的呢?正如一位网编所说:常常接触到一些网络作者埋怨他们的作品受不到编辑的重视,得不到读者的关注,便揣着一份失落感大叹世无伯乐,怀才不遇。其实,在众多的网络作品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余百分之八十也就是平庸之作。更有《暗算》的作者麦家尖刻地指出:网络作品百分之九十九是垃圾。虽然麦家的观点不免太过偏激了点,但网文的质量确实不容乐观。对于时下那些当红的总裁文、宫廷文、穿越文,本人确实没什么兴趣,原因如下。
  首先,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这些文脱离现实生活的土壤,一味猎奇媚俗,捕风捉影,胡编滥造,既无积极地现实意义,也无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次,从文章的立意方面看,境界不高,格调低俗,甚至是对年轻人世界观、价值观的误导。热衷于总裁、宫廷的演绎,其实挑明了就是一种趋炎附势、腐化堕落的傍大款意识;喜欢虐或被虐的 快男感受,说穿了就是推崇为非作歹的暴力和卑躬屈膝的奴性;迷恋穿越虚幻于过去,道破了就是绕转现实、逃避社会的懦夫心里。
  最后,从文字水平方面看,大多作者缺乏深厚的功底,而且网编们把对文笔的要求放在了及其次要的地位,越发使文章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难以想象,如此的主流将会把文学引向何处?这样的作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吗?psdfsaf25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所担忧的那样:极端商业化和大众化只能使文学由圣洁走向庸俗。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今活跃在各大网络的作者大多是年轻的大学生,有的甚至是在校高中生、初中生。我们不排除其中有韩寒式的俊杰,但天才毕竟凤毛麟角,大多数作者也就是多看了几部网络小说便亦步亦趋地加入了创作队伍。于是乎,同类的网文便铺天盖地而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见怪不怪。如果是喜欢到处看网文的读者,便会发觉许多网文的一些内容似曾相识,其实不少作者就是看过别人的小说七拼八凑来套自己的小说,虽然算不上抄袭吧,但总有许多别人的影子。另外,这些作者乃至于相当一部分追文看读者不是同学朋友,就是同盟伙伴,互相炒作而形成潜规则,使网文优劣的衡量失去了客观性。即使是真正为了看文而来的读者,也不可能去从文山字海仔细选择,只能人云亦云地附和而已。而网站出于依靠经济利益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尊重那样的潜规则,从而使误导更具倾向性。
  众所周知,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起到激励和哺育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作用,那么网文究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社会效益?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网站还是出版商,所面对的大概是十四岁到二十五岁这个年龄段的读者,因而他们的口吻决定了网站和出版商对文学作品的取舍。这个年轻的群体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而且肩上还未担负起许多责任,所以只有他们才有时间和精力甚至不惜花钱去读小说。如果是一个肩负家庭重担和社会责任的中年人,不要说花钱了,就是白让他们看也没那份心思。试问,一味迎合这些尚未成熟的浮躁年轻人的思想理念,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和引领意义何在?以文化的娱乐功能取代教育功能真的能够使社会更加和谐吗?
  接触了网络文学,免不了产生许多感触,区区一介书生,权作梦中呓语。就此打住不说了,留一份自嘲给自己——杞人忧天。

 友情链接: 上海保洁 上海保洁 上海保洁


情感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95
  • 日志数: 2
  • 建立时间: 2010-08-17
  • 更新时间: 2010-08-17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