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些韵部和现代汉语的韵母比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11 16:35:37

用这些韵部和现代汉语的韵母比较

你心,自(只)我略知一二。

第50回,进房来,四下观看。我自(只)见粉墙上排着那琵琶一面。

第7回触摸屏 网站优化,杨姑娘骂张四:老苍(娼)根。

第20回,玳安道:俺家那大揉厮(狮)狗好不厉害

而“z、c、s”这组声母却是能够舌面化成“j、q、x”的。这就是“出”“处”“吃”的声母变“q”的根据。《金瓶梅》以其实例告诉我们:在十六世纪中叶,不但“ 、k、h”舌面化了,“z、c、s”这时也已经舌面化了。

以上说的是声母的情形。

再说韵母。元曲时代共有十九个韵部。用这些韵部和现代汉语的韵母比较,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比如“铁”和“说”这吸音板 两个字的韵母,今天仍然保持相同的地区已经不多了,但在元代,它们却同属于“车遮”部,是可以相互押韵的。元杂剧的特点之一是,每一折戏由同一个角色用同一个韵脚来歌唱本折内的全部歌曲。《西厢记》第四本的第四折,用的就是“车遮”韵;也就是押“ie”和“iue”的韵脚。其中,有一曲《鸳鸯煞》:

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斜月残灯,半明不灭。唱道是旧恨连绵,新愁郁结;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除纸笔代喉舌,千种相思对谁说。

这个“说”字的读音,在当时,大体上应为“shie”。《金瓶梅》里“说”、“铁”这两个字依然同韵,可见其韵母的变化是不很压力传感器 明显的。变化明显的是前面说过的那个“去”字。这个字的声母为“k”,韵母为“iu”。在它的声母由“k”变“q”的同时,其韵母也与之相配合,由“iu”变化出来一个新韵母“ü”。

《金瓶梅》第六十回,韩道国说的酒令里有这样几句:

天上飞来一锦鸡,

落在园里吃苦株;

却被五岳拿住了,

将来google优化 献与一尚书。

只有“株”“书”二字的韵母变成“ü”了,它们才可能与韵母为“i”的“鸡”字组成这样一首打油诗。这个“ü”韵母的出现,标志着韵母向现代化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从《金瓶梅》中的实例看来,韵母变化最复杂的是元曲时代属于“肖豪”部和“歌戈”部的一些字,如前面多次提到的“药、脚、鹤、郝、学、着、落”等。这些字,在元曲里多半是有两个不同的韵母的,如“脚、着、落、郝”等字是既可以读“ji o、zh o、l o、h o”,也可以读“juo、zhuo、luo、ho”的。但是,主要还是读的“肖豪”韵,比如元曲中的“脚”字,押“肖豪”韵的29次,光盘印刷 押“歌戈”韵的仅有一次;又如“着”字,押“歌戈”韵的10次,押“肖豪”韵的竟达210次。至于“药”、“学”、“鹤”等字,则只押“肖豪”根本不押“歌戈”。语言学认为,在幽燕方言中这些字本来是只押“肖豪”的,后来出现了既押“肖豪”又押“歌戈”这种一字两读的情况,“是由于幽燕方言上升为全民族的共同语,于是,它便吸收全国各地的方言、语音以丰富自己”的结果。以总结元曲音韵为己任,并且意在规范作曲音律的韵书《中原音韵》这部书,就注意到了吸收中原方言“以丰富自己”的这项任务。就拿上述那些只押“肖豪”韵的“药、学、鹤”等总共16个字来压力变送器 说,它们就被《中原音韵》同时收入到了“歌戈”韵部之内,变得一字两读了。但是,以“肖豪”为主的局面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直到《金瓶梅》时代,上述几字,大体上和元曲中的情形还是一样的:“脚”和“跑”押韵,“郝”和“好”隔离模块 谐音。“鹤、学、桃”韵母一致,“落”可以代“涝”;证明它们的读音仍然是以“肖豪”为主。

变化特别大的是“石笼网 药”字。在《金瓶梅》里,它居然被属于“车遮”韵的“月”字取代了。《金瓶梅》里第九十四回,春梅装病,丫头熬好药不吃,说是“我肚子里有甚麽,拿这月来灌我?”。读“药”为“月”,当属异文别字。对照现代方音,有人就把它视为《金瓶梅》讲山东方言的铁证之一。其不知,第四回,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4-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692
  • 日志数: 22
  • 建立时间: 2010-09-10
  • 更新时间: 2010-12-0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