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开发者的切身感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22 14:31:45/ 个人分类:新药开发者的切身感受

  我觉得我们现在做新药开发好像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市场上没有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完全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到患者用药的顺应性,片剂改胶囊,胶囊改片剂,改来改去就为了增加一个剂型,从实际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用。做制剂首先要考虑药物本身的性质,是否适合做成某种剂型,其次考虑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很苦的药你发现市场上没有口服液,混悬剂卖,你就想做一个,怎么不想想为什么没有呢?人家不是白痴,如果能做早就作了。可是现在很多企业的老板只关心市场上有没有某种剂型,不考虑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导致了研发人员的尴尬,我是深受其害了,相信这里有很多战友也有这样的经历吧,中国的医药如果仅仅是在改剂型上改来改去,那么几十年后也还是这个水平!(shanel,)

  如果都等到市场上有这种剂型了你在去仿制,那样的话中国的制药更没有前途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你要努力去做,苦的话可以加矫味剂可以想各种办法解决,而不是应该在这里抱怨;制剂是做出来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能想当然的“哦这个药苦,不能做口服液,然后到老板那说这个东西做不了,你不去做一下的话你怎么知道不行呢?(snow_v21st,)

  首先,现在的研发,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小型的私营研究所的人员,主动提出做什么研究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被现实的因素无情的扼杀了。我们的工资、奖金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客户,即需要的人手里拿来?所以就不存在什么误区,而是有人能出钱买。原先我们公司常常作些改剂型,尤其是中药生产工艺有质的改变的改剂型,资料整理的非常好,而且也申请了专利,但是投入相应的也很大,动辄上十万,结果批下来的临床批件卖不出去,你想想,这部分资金老板是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往里砸的,继而开始做一些片剂改颗粒、胶囊改片剂的,为的就是能尽快转化生产,然后变成cush,大家皆大欢喜。

  现在你想做一个老三类(中药),能不能预先考虑到后期转让的情况,很难说。前期的投入最终变成了可参考的文献,申请的专利不是不具先进性、可重复性,就是被人拐弯抹角的绕开,再出现了更多的剂型,大家再去抢同一块肉,自己又能得到多少?现在有本事的人,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关系搞到报批资料,甚至是申请了中药保护品种的中药处方,漏洞太多,堵都堵不住,谁还敢把自己家的孩子往狼嘴里扔?老老实实改剂型吧,毕竟同类品种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只要生产企业舍得在销售方面多下功夫,只要你做的药不会吃一个死一个,就肯定卖的出去。现在我要是生病了,我只去自己开方抓药,宁肯一边病着一边自己熬药,也不敢让狼们给害了。当然,现在也不是没有人搞真正意味上的新药,但是有了充实的资金做保障,再加上没有老板整天在屁股后面催进度,好东西一定是能做出来的,在转化为生产之前,把能保的全保住,等着上市销售N年后再看着别人去抢,这时候新的更好的又可以出来了。

  当然,现在的剂改也不能一棒子都打死,毕竟一个或几个人研究的方向有其局限性,大家一起做,争取找到更好的,更能适应药品生存的剂型没有什么不好的。国家现在不反对改剂型、仿制,就是希望市场能起调整的作用,终久有一天(不知道这一天啥时能到),市场会将处于弱势的部分淘汰掉。我不敢说我对改剂型能把握到多好,我也有好多种剂型从来没有接触过,希望在改剂型的道路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zulomm,)

  我曾经和你有共同的想法,觉得我们所做的剂型,总是应该对药剂学科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才对啊,可是后来市场的东西接触的多了,就体会到其实搞生产销售的人和搞研究的人想法之所以完全不同,是因为他们所走的路不同。两种人其实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钱(当然搞研究的人还希望自己的名气大一些),但是搞研究的人是通过研究更好的给药系统,发有影响力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学术上的威望,从而可以从国家那里申请纵向的资金,然后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而搞生产销售的人是通过卖更多的产品来挣更多的钱,所以搞生产的人才不重视剂型好还是不好呢,只要卖的好就可以了,典型的不就是哈药集团么,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剂型,就是靠广告,我的同学在哈药集团搞研发,他说他们组连硕士都很少,全是本科生。

  现在说说为什么生产厂家和研究所要片剂改胶囊,胶囊改片剂。主要的核心问题就是专利,因为假设别人有片剂,你搞一个仿制,那么你是申请不到专利的,也就是说你必须和别人竞争,结果你买的好的话很多人就都跟上,没有几天你也卖不动了。但是如果你改了剂型,那么你就可以申请专利保护了,别人要和你竞争就得等你的保护期过了才可以。当然,如果你对剂型的改变被SFDA认为在剂型上没有进步的话,通常是不会给你专利的。所以你看辉瑞或强生每年投入20亿美元去开发品种,不要幼稚的以为他们要为药学事业做什么贡献,他们只是为了卖更多的钱而已,他们的几乎所有新药开发出来都是先做普通片,等卖到专利期要到了的时候,把原料药做个盐酸盐,又保护起来了,酸根的保护期完了再做个缓释片,再保护,完事再做个控释片,继续保护,等这一套都完了,已经好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人都退休了!这就是为什么片剂要改胶囊,胶囊要改片剂,半衰期70个小时的氨基葡萄糖要做缓释片的原因了。(推土机,)

  在新药研发中,目前整个的环境处在一个低水平重复的阶段,各个研究所所做的片剂改胶囊,胶囊改片剂(尤其是普通的片、胶囊之间的剂型改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八类新药),说好听些是为了换一个剂型,好申请一个新的专利,多卖几年钱,但是说白了,主要的还是因为这样的工作,钱来得比较快,一个是工作量比较小,可以在短期内搞定一个品种(因为不用作临床,所以周期非常短),一个是,因为不用做临床,申报生产的费用比较小,比较省钱,另外就是对急于上新品种的药厂来说,买一个这样的品种比较便宜(要知道一个三类药的生产批件很少会卖的很便宜,一般都得几百万,因为临床的费用实在是太高了,但是一个仿制或者是改剂型的生产批件可能几万十几万就搞得定,因为不用做临床)。

  再说一下这些品种的技术含量,我从来不相信一个片剂改胶囊或者是胶囊改片剂的品种会有高的技术含量在里面,因为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成本的增加时必然的,如果技术含量的提高不是必要的,我相信你的老板是不允许有这样的工艺存在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做一个片改胶囊的品种,如果按原工艺得到浸膏之后,如果我用一般的喷雾制粒就可以按我们所需要的装胶囊,但是你为了提高品种的技术含量,用流化床切喷将颗粒泛成小丸再装胶囊,或者是再把工作做得细些,将其做成缓释或者是控释的小丸再装胶囊,虽然是工艺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是技术含量确实是提高了,但是成本也上去了,而且你还要考虑到我拿到批件之后我卖给谁?或者是说,成本高的品种卖的肯定也贵,谁家的药厂会买你的品种?因为药厂目前的形势来看,最缺的不是高技术含量的品种,而是一般的品种。

  记得有次一位站友说过,经过了漫长的GMP改造之后,药厂的资金基本上都被投入到轰轰烈烈的GMP改造大潮中了。在通过了GMP认证之后,看着空空如也的生产线,他们已经没有资金再自己研发一些品种了,而且也没有太多的资金来引进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或者是有着自主专利的药品了,他们能做得只有花比较少的钱,在短期内引进一些可以马上就上生产的品种来充实自己的生产线。从这方面来讲,也使得目前国内的一些研究所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号称“短、平、快”的品种上了。不要以为学校或者是科研院所就在老老实实的做一些基础的研究,这些研究是没有什么钱的,可能有的老板比较牛,每年都能搞好多资金来搞科研,但是钱都不是自己的,要是自己挣钱的话,还是和一些药厂关系好些,多做几个品种是正路。

  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就是这样,学校和研究所也不再是以前那么单纯的象牙塔了。最近这几年这样的品种已经作的很多了,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已经开始有所限制了,所以以后可能会好些,而且现在研究所也多了,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越来越多的研究所也开始在做一些剂型、技术含量都比较高的品种,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我觉得这个现象是不会改变的,除非所有的药厂的品种都已经达到饱和了,开始注重自主的研发了,这种情况才会有根本的改变。(yuzx_zdm,)

  我们公司每年开发的品种每年在100个左右,在几年前一般就是三类化药原料带上六七个剂型,几乎就是席卷式的开发。因为,每个制剂能够卖给一个厂家。如果只开发一个制剂就是傻子了。可是随着化合物专利和用途专利的生效,三类化药面临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因此,不可能一直就这么开发下去。因此,五类药就成了主打品种。理由很简单:首先,五类有新药证书,第二,相对于六类而言,成本提高不多,而卖价较高些。可是国家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出台政策加以限制,五类失去了新药证书还要和厂家一起申报,因此,简单改剂型就没什么意义了。从实际利用价值角度而言,片剂变成胶囊,或是颗粒没有什么实际利用价值,因为这种改变剂型没有造成药代动力学的特征的改变,因此,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研究所需要生存,药厂需要有卖点,消费者更多的是被医生牵着鼻子走。于是就有了这种生态链。

  其实简单改剂型在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它的存在就有他的理由。国外也有这种情况,只不过像美国这样国家的研究公司很注重创新,比如Benylin虽然只是在感冒药方面的矫味技术方面做得深入些,但是它的北美市场占有率很高。其实,说到底,只要市场上需要什么,研究就应该作些什么。如果市场的确不需要这种研发了,那么自然有其他的要求。对于研发人员而言,就需要一定的前瞻性,不能老是等待市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joke666joke,)

  我认为目前国内新药开发的局面是由市场决定的,也将由市场来改变。楼上有位战友说得好,这几年GMP的改造把药厂的钱都花完了,有许多企业花重金购置了设备,为了达到GMP的标准,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产品和产量,许多设备都空置着,看了让人心疼。但是国内生产企业很少自己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再去开发新品种,所以这几年应该是开发公司发展的好时机,当然产品要短平快,因为企业急着有产品喂饱生产线,也没有太多的钱,仿制品种自然就多了。但是过几年后,企业生产线都稳定了,就会着眼在利润更高,能长线发展的品种。我相信这几年是国内众多开发公司的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研发力量强,定位准确的公司会日益壮大,慢慢会着手开发一些高附加值高利润的新药,其他的公司就会自然倒闭,所以大家不用着急,让市场来决定一切吧。

  另外,一个是对生产企业的。我参观过一些药厂,很有钱,买了不少生产设备,甚至是进口的,但都空置在那里,成了专供参观的样品。再好的设备一直不用也会坏的,另一方面有些企业有产品但苦于没有生产设备,市场未明的情况下企业也不敢花重金投资设备,为什么不能互补一下呢?这几年OEM日渐流行,欧美的中小型制药公司倾向于将产品在中国生产,降低成本,这是国内企业很好的一条发展道路,现有设备能满足国外厂商的要求,又不用担心销售,市场的问题,还是一个很好的向国外发展的途径。

  一个是对开发公司的。目前我们开发新药的人员很多,能力也都不差,一个仿制药几个月就能完成,当然都是在实验室里。现在我们最缺的是同时熟悉研发与生产的人才。许多实验室的配方都没有生产价值。举一个例子,现在环糊精包合技术热门,但这项技术根本不能上生产。很多这样的配方上生产后都被改得面目全非,或就此搁浅,费时费钱费力。与其大家都去搞新药开发强已经不大的市场,不如想想专门做工艺改进,或是帮助企业将买来的配方作调整以适合大生产,是一条很好的生财之道,但对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没有几年甚至是十几年车间的生产经验是不行的,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又都不愿意在车间待着,对生产的了解还没有中专生多。

  目前国内的配方转让有几种,一种是单纯的配方转让,由购买者去做临床以及后面的工作,这样的配方价格便宜,有的企业就愿意购买,反正就算失败(我指的是无法产业化)也不会赔很多。很不幸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很多这样的配方到企业后就流产了。另一种就是开发单位在拿到了生产批件后再转让,并保证大生产 3批合格。这样的配方成功率高,但价格也不菲,在没有很好市场保证的前提下企业一般是不会花钱的,再者开发单位的前期投入会很大,没有一定实力的单位是做不下来的。

  其实我想在研发技术第一线的战友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很不幸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制药企业的领导们,决策层,或者说是花钱的人并不明白,他们更注重的是研究所的名气。我们希望企业的领导者更多地从基层中走出来,而不是上面委派;我们也希望领导者们能少图些虚名,多做些实事,眼光放长些(这很难做到)。 (antoinezhao,)

  其实我们国家的制药行业是很值得深思的。走到今天的新药开发大部分是低水平的重复,是一种我们制药界的悲哀。新药的开发,弄到最后是一种作假成为必须,走关系成为流行了。这样下去怎能让我们的制药水平上去,水平上不去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光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出卖环境牺牲子孙的利益,只能是维持生存,要发展,要发达是要自己的技术和自己的创新。

  现在的这种局面,完全是历史和市场决定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印度的制药起步比我们早吗?印度的历史条件比我们好吗?但是现在印度的制药实力在国际上就是比中国强。中药是我们的国药吧。但是人家小日本一个药在国际上的创汇就超过我们全国中药的创汇。国内5千多家小药厂(美国只有几百家),没有一家能在国际上立足的大药厂,谁造成的(说要通过GMP这一个好时机,降到一千家,看看结果,是有增无减。)现在做新药开发,同样的品种,可以做假,走关系,200万那下来,哪个傻瓜会花一千万,老老实实的做,说不定等到做出来,人家作假的已经上市了。中药,国药吧,几千年历史了,基础好,骄傲吧,但为什么现在国际上很多叫“和药“了。去看看中药的研究,中药的生产,中药的质量标准。只能说做中成药是一种叫“凭良心做药”。研究不透,生产控制不严格,最要命的是质量标准没法检验你的产品的好坏。所以很多厂家把贵重的药材在生产中就不投了,反正检验不出来。

  中国制药必须的改,改当然要付出代价,现在付出代价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回报。(jlmao2004,)


TAG: 新药开发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