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帆教授——《检验检疫科学》创刊人、责任副主编;《理化检验-化学分册》40年编委;《离子选择电极/化学传感器》原编委;《分析化学》审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在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检验检疫系统工作23年。曾发表文章100篇以上。 学术专长: 1)离子交换分离的研究与应用; 2)样品前处理中的分离富集; 3)有害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光谱分析; 4)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5)铀钍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离子交换法制备商品化高纯物质..................

1975年我的第一篇万字论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03 16:53:14/ 个人分类:日志

  1975年,我在《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1卷4/5期合刊52-58页,发表了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篇文章《自动滴定仪器的基本结构与部件》全文约1万4千字。

  当时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希望将当时工厂实验室用得最多的方法——滴定法实现自动化。1974年我全文翻译了《自动滴定(俄)》一书,从中编译了约1万4千字的《自动滴定仪器的基本结构与部件》,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投稿。

  当时尚值文革后期,全国分析化学工作者发表论文刚起步,我须经研究所总工程师签字后才允许向外投稿。编辑部认为稿子份量很大,很有参考价值。希望分两期连载,征求我的意见。我认为在同一期发表,读者查阅更方便。所以,才会有4与5期的合刊,并成为该杂志至今同一期杂志发表最长的文章。

  事隔35年,今天回忆这篇文章,我很难想象这篇文章当时是怎么写出来的?因为当时我与爱人结婚后,一直分居两地(1976年领导才帮助我爱人及两个孩子从常熟调到北京)。1974-1975年,我带儿子住父子宿舍,白天做实验,儿子在托儿所;晚上儿子睡觉后,我翻译及编写这篇文章,历时半年,“工程浩大”!

  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当时大家都想到一起了——将手工滴定变为自动滴定,所以这篇文章成为自己动手研究自动滴定装置的第一参考文章。后来我们所研制成功“铀自动滴定仪”,还得了奖。


TAG: 滴定仪理化检验

shengfengyu 引用 删除 shengfengyu   /   2011-03-06 18:54:53
5
bing0421gs 引用 删除 bing0421gs   /   2011-03-06 18:54:34
很有里程碑意义。谢谢分享!
aasle 引用 删除 aasle   /   2011-03-06 18:52:13
周教授的科研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学海无涯乐作舟 引用 删除 zzl   /   2011-03-03 17:10:34
5
学海无涯乐作舟 引用 删除 zzl   /   2011-03-03 17:10:19
1万4千字,真不是小数字啊!向周教授学习!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4-27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9713
  • 日志数: 357
  • 文件数: 1
  • 建立时间: 2011-01-25
  • 更新时间: 2023-01-1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