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帆教授——《检验检疫科学》创刊人、责任副主编;《理化检验-化学分册》40年编委;《离子选择电极/化学传感器》原编委;《分析化学》审稿人(1980年-1990年)。 周教授1963年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在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27年,又在检验检疫系统工作23年。曾发表文章100篇以上。 学术专长: 1)离子交换分离的研究与应用; 2)样品前处理中的分离富集; 3)有害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光谱分析; 4)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5)铀钍放射性元素的分析。 6)离子交换法制备商品化高纯物质..................

杨绛先生105周岁生辰,兼说“长一辈”的年限条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7-13 15:51:36/ 个人分类:日志

  今年7月17日,杨绛先生105岁生辰,今天试写一短文纪念。

  一、摘要

  2016年5月26日C01-C05版报道杨绛先生。摘报如下:

  新京报讯 (记者柏琳)5月25日凌晨1时,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病逝。一个半月后的7月17日,本是她105周岁生辰。

  记者从《杨绛全集》的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了解到,杨绛从前就曾对责任编辑胡真才说过,如果去世,则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她生前留有遗言称“火化后再发讣告”。

  人文社透露,杨绛把她和钱锺书的稿费,已全部捐给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人文社每年都会直接将稿费寄给清华大学,现在累计已近2000万。

  杨绛读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

  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遭到冷遇,此时杨绛开始了翻译生涯。1958年,她开始学习西班牙语,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虽出身名门,杨绛却淡泊名利,生前居住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宿舍小区,她的家是几百户中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独女钱瑗和丈夫钱锺书离世后,她一直闭门深居,家中仅有一吴姓保姆陪伴。

  杨绛80岁寿诞时,夏衍曾为其题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识,独铸伟词。”。

  一百岁时,杨绛在纸上写下“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而今,杨绛真的回家了。

  二、关于杨绛先生的评论

  C04版以<阅读杨绛>,并以<不趋势,不媚俗>为大标题,介绍四位先生对杨绛先生作了评论:

  1、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评语是:

  “平淡”只是表象,“奇崛”是内涵。

  而更为难得的是,低潮时不卑不亢,高峰处从容淡定,如此有定力的人物,很值得后人敬仰。

  2、陆建德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评语是:

  《干校六记》有不怨不忿的力量。

  杨绛先生的散文清清爽爽,以平易畅达取胜,一点也不事夸张。收敛的背后是可贵的感情。反观那些充满夸张和叫嚣的文字,情感就不值钱了。杨绛先生用精益求精的文字保存了文化价值。她的文章中没有空话、套话,表述中却体现了艺术感,提升了中国的文字。

  3、路燕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讲师)的评语是:

  《堂吉诃德》杨绛译本影响最大。

  除了她的翻译之外,我还读过她的散文,对《我们仨》印象较深。因为这本书讲的是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呈现出钱先生作为普通家庭成员的一些面貌,更接近生活,亲切、感人。

  4、黄梅 (中国社科院英美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的评语是:

  杨绛最精彩的论说是关于人的。

  杨绛先生的文章不似布道,不像讲课,也不是信马由缰地“侃大山”,而像一位朋友娓娓叙谈,字字句句透着不同寻常的诚意。读杨先生的文章,能感到一种人格力量,还有一种如闻其声的亲切感。

  她的议论仿佛在谈人,又似乎在说己,但总之是在很平等很恳切地和读者交流读书和做人的感想,重心不在书本,而在人和人生。不知是不是个人偏见,我觉得杨先生最精彩的论说是关于人的,关于那些形形色色的小说人物。

  杨先生是在各种风潮和境遇里不失本色,不失尊严,聪慧淡泊,从容努力的学者。

  至於C05版整版,以“平常人”的爱与信仰。继续介绍杨绛先生。

  三、两位网友对杨绛先生的评论

  新京报2016年5月26日A03版也介绍了两位网友对杨绛先生的<微言大义>:

  Athena:#杨绛去世#作为一个没什么文学素养的人,《我们仨》、《干校六记》是为数不多的看过几遍的书。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社交平台转发杨绛 先生逝世的消息。我相信他们或多或少都读过杨绛先生的文章。我发现,坚强、豁达、睿智这些品质,无论在什么时代都非常有感染力。逝者虽去,可作品和精神仍 然有着莫大的生命力。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书读得不多,可是想得太多。

  假如思想有脚趾:#杨绛去世#得知杨绛先生今天凌晨逝世,默默地难 受。先生的字大多不动声色,不示阴晴,平白朴素,又异常简净从容。即便悲伤,也不会恸哭;即便愤怒,也不会咆哮。先生是一种无形无声的静力与定力。愿您在 天堂不再有九蒸九焙,九死而不悔的悲怆,不再平静得让人心疼,一路走好。

  四、杨绛先生的一封信,教我们应该怎么写信

  新京报2016年6月4日<文化>B10-B11介绍了蒋勤国同志写的文章<杨绛的成名与李健吾先生>。

  其中写道:

  已逾期颐之年的杨绛先生,驾鹤远行,魂归道山了。

   杨绛先生晚年企慕苏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的人生境界,几乎谢绝一切社交活动, 默默而专注于自己自由而独立的精神世界,尤倾全力于构建“我们仨”的心灵家园和文化世界。晚生有缘,因研究李健吾先生之故,曾与杨绛先生有过“一函之交” ——杨绛先生手书并“钱锺书同候”的一封书函至今珍藏在我的书箧中,倏忽之间已二十六年。

  那是1990年5月的事,杨绛先生年近耄耋(79岁),我26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岁。

  那么,我们来看看,79岁的杨绛先生给26岁的蒋勤国同志写信是用什么口气写的?是否值非常得我们这些70多岁的老同志,学习应该如何对待青年同志!!

  勤国同志:

   你好!你的信昨天才由所(指杨绛先生工作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注)里的同志转来。李健吾先生是我们夫 妇的学长和前辈(大学里毕业早四五年便是长一辈),没有同过学。我写剧本,曾受他鼓励。但钱锺书的《围城》在《文艺复兴》刊出,主要是由于郑西谛先生的关 系。我和李先生曾是同事,但对他的生平,可说一无所知。记得四人帮得势时,他忽对我说:“我的丈母是贫农出身”。(他丈母是我同乡,且有远亲)。我说: “绝不可能。”他和我从社科院办公处一同步行回宿舍(20-30分钟的路),一路争辩——当然是友好的辩论,末了他说:“我的事,你知道什么?”我想想他 的话很对。他的生平,我实在一无所知。我只能说说他的为人。他自奉甚俭,工作勤恳,对贫困的亲友很重“哥们儿义气”。他是好丈夫,对妻子(我的同学)笃爱 体贴,对子女是十足的慈父而不是严父。他好大言,吃了亏或上了当就“打肿脸充胖子”,朋友都说他天真。我们所知,仅此而已。专复。

  即致

  敬礼

  杨绛五月九日

  钱锺书 同候

  五、我与我们退休以后,人就变成了“煤球灰”,光与热必然趋向於零,最终成为社会的负担,向杨绛先生学习什么?

  杨绛先生104岁去世。他老人家与我去世已25年的妈几乎同龄。

  我有一点与杨绛先生相近,那就是到75岁老年了,仍带着老花镜在认真读书写字。

  只是她2003年(90多岁)仍能很好地写字,而我90岁时,即2030年时,我又会将在哪里呢?此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即使能活到90岁,千万不要老年痴呆,千万不要人虽然活着,却在浪费社会的资源……

  2003年底摄于三里河寓所。

  至於,我与我们,向杨绛先生学习什么?我想,网友看了我上面转载的文字就应该知道了,即与<新京报>的看法相似。

  她的捐稿费及超人的淡定等,让她活到了105岁。她退休后的人生,是我们退休知识分子的榜样。

  以下,向网友请教如下的建议:

  1、稍微调低对生活质量的过高要求。

  不要为过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奔波,主动减少自己的种种盘算与担忧,以及各种竞争……

  当然,现在的中青年同志,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生活中的经济压力确实大。但如果你稍微调低对收入的要求,你可能会轻松很多,并让全家一起轻松起来。例如,杨绛先生从未对自己的房子装修,自己就和孩子一起省心了不少呀!我的房子也就从未装修,既省心还环保呢!

  2、真心爱护年青同志。

  常言道,年青是未来。建议博士生导师们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具体来说,博士生导师自己要做足功课,从而让你的学生学到真本领,让你的学生将来有好的工作/有好的生活质量。平时请不忘记这些年青学生的后面,家在农村的爸爸妈妈的不易及他们日夜的期盼……争取你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旦想起您这位当年的导师,会让他/她的心头一暖!

  3、在分析化学学术上,说真话/心里话。

  杨绛先生的知名散文书<干校六记>会有好的口碑,我想,因为里面讲的是真事,说的是真话。

  我想,你在学术上争取说真话,一旦老了,你作为一个分析化学工作者会骄傲。

  4、活得自在,平常做人。

  势利是流行病/常见病,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我们争取做到为人不势利,不见风使舵。见到高官不恭维,见到年青同志不拿架子。

  此时,我们要想:杨绛先生一年会见到几次高官?10年又会见到几次呢?


林间漫步

  2016年8月6日<新京报> A19 气象版 城市表情

  地点:天坛公园

  场景:树林中,一只喜鹊在草坪上散步。拍者 虎虎生风

  5、学术上有所成就。

  我想,杨绛先生知道自己花了那么大的心血,<堂吉诃德>翻译的不差!嘴上不说,他心里可能是感到骄傲的,尤其看到他人的翻译版本远不如自己……

  分析化学工作者争取一辈子建立了一个有价值的分析方法。如果你是教授,你的能力要对得起这个称谓。

  6、据说有人至今苛求杨绛先生这位年老的弱女子,我想不要信口地对她提这要求和那要求。

  我想,即使祖国宝岛的龙应台先生,也会认为杨绛先生达到了知识分子楷模的标准。

  六、杨绛先生告诉我们关於学长可称作“长一辈”的年限条件

  我是1963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那么,比我早毕业多年的学长,他/她是长我一辈,或该称他/她为老师呢?以前我一直不知道答案。

  最近的<新京报>,报道了杨绛先生说的“长一辈学长”的标准:比你早毕业4~5年。

  由此,1958年(含)前毕业的校友,是长我一辈,或我该称他老师;比我早毕业1~3年的校友,只是学长。

  不好意思,同理1968年以后毕业的校友,理论上我长了他们一辈,或可以是他们的老师。

  问题来了:面对毕业於1968年以后的、现为南京大学化学系的优秀博士生导师的校友,我该怎么办?

  我也想,首先,要虚心向有才华的下一辈分析化学工作者学习,为他们在分析化学上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同时,我不能倚老卖老,我虽然七十多岁了,应该继续在学术上努力,让自己有一技之长,一旦他们叫我老师,我争取不会因为感到自己对不起这个称谓而惭愧。

  最后,作为1963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校友,想与分析化学校友共勉:

  不忘母校南京大学对我们的培养;

  不忘分析化学研究的理性与道德,用“心”对待分析化学。

  七、最新消息

  <新京报>2016年7月4日A08版<北京新闻>:

  标题:青年本科毕业典礼,校长寄语“坚守初心”。

  摘报如下: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昨天做的讲话题为《坚守初心,创造美好人生》,他在讲话中特别提到杨绛先生。

  邱勇这样形容杨绛先生:“与清华同龄的她,在105年的人生旅程中,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超然物外,一生都在做自己喜爱的事,从容地追求自己读书与写作的理想。”

  邱勇还提到,1934年,钱钟书先生在给杨绛先生的临别赠诗中写道: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今天我也把这两句诗送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荷塘月色,不忘学堂书声,更不忘对自己和母校的承诺,坚守初心,创造美好人生!

  “如果你们问我清华校友谁最美?在我心目中,杨绛先生就是‘最美清华校友’!”邱勇说。

  感谢:赞清华今天校长邱勇。

  注:本文2016年7月4日校对/补充。


TAG:

luoxiaoqin 引用 删除 luoxiaoqin   /   2016-07-18 16:38:25
周老师和杨老前辈都属于学术有专攻,精益求精,对社会和生活心境淡薄宁静,应该得益于多读书、多思考、多自我提升修养,不多评论,我们自觉研究专业,回家多看书去。——小罗
luoxiaoqin 引用 删除 luoxiaoqin   /   2016-07-18 15:37:32
5
ykyk 引用 删除 杨开言   /   2016-07-18 13:32:58
5
学海无涯乐作舟 引用 删除 zzl   /   2016-07-14 14:01:53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9713
  • 日志数: 357
  • 文件数: 1
  • 建立时间: 2011-01-25
  • 更新时间: 2023-01-1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