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建一个家庭科学实验室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15 15:32:35

  尽管当下是个异常躁动的社会,但我仍然坚信仍有很多家长乐见孩子将来能够成为科学中的一员,因为科学家毕竟是个闪亮的称谓,科学家这个职业也是最受人崇敬的职业。可问题是想让孩子成为科学家,与能否成为科学家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今年的诺贝尔奖已经揭晓了,让国人失望的是其上还是没有中国人的名字,不过这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以往获奖的科学家身上,发现些什么,是什么促使他们成就诺贝尔奖的,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科学网上有学者总结了最近1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规律,从中得出启示。笔者最好奇的一点是:从小就开始科学实验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秘密之一。这就引出了本人所要议论的话题:给孩子建一个家庭实验室吧!说不定这就是未来科学家的孵化器。

  比如200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伯小时候便在家里建了个自己的实验室;上学后,在实验课上,老师允许他一个人在教室后面做实验;即使参军后,上级也允许他在非执行任务期间操作一台核磁共振仪,这也是他为什么能设计出一台MRI的原因之一。再比如2007年获奖的美国科学家奥利弗·史密西斯和2009年获奖的美国科学家卡罗尔•格雷德从小都是科学实验迷。不仅如此许多科学家,早已将科学实验完全融入日程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并将其保持了一生。

  去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高锟,早年在旧上海读书时,也曾做过许多实验,据说在一次试暴土制炸弹时还出了点小意外,不过很快高锟又喜欢上了无线电制作。

  笔者在组织《科学的修炼》书稿时,发现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有这样的爱好,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有的是在自家的地下室、有的是谷仓、车库,也有的建在阁楼上。

  显然,从小玩实验有两大好处,一是这样做顺应了孩子好奇、好玩的天性,有利于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健康地成长;二是这样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科学素养。但是很多家长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家长根本不这么看,相反,他们都认为放手让孩子玩小制作、小实验一定影响学业,弄不好的话还会有安全隐患。事实上,这两种情形都在以往的科学家身上发生过,有的为此中学不能及时毕业,也有的为此伤害到身体。但是在强烈的科学好奇心和兴趣面前,这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他们基本上都得到家长的支持。


相关阅读:

TAG: 家庭科学实验室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