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古今文化结合得最完美的城市

转载:当今博士生的生活补贴真的低得可怜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12 10:10:42

当今国内博士生的生活补贴真的低得可怜吗?
(王德华)
 
我的两篇关于借“富二代”说事的博文,引起了博友们的兴趣和讨论。有博友说第二篇博文 没有必要,不要低估了博友们的智商。我岂敢低估博友们的智商,本来就是希望求教的,希望听到大家的精辟见解的。当然,我多次一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怕被 误解的原因,被误解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当你本无意甚至处于好意而被无端曲解和误解的时候,心里很难受的。我也注意到有博友出口粗语,被科学网删 除了。另一方面,我也是想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当今社会,只有生活无忧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研究;创新研究的责任和希望在年轻学者身上,不在中年学者身上, 也不在引进的千人计划身上(实事求是说,在国外晋升教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爬到那个高度的时候,年龄也不年轻了)。
 
有博友对我文章中“当今博士生的补贴低得可怜”一句不赞成, 并建议我计算一下我们当年读研究生时的生活补贴与当时教授的工资的差别,看看是否真的低得可怜。我确实没有计算过,我说的可怜一定不是指科学院的研究生, 包括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关于高校研究生的待遇,我也只是从网上的信息和部分学生的信息,没有具体调查数据。就算是瞎说的吧,但国内研究生的补贴低是公认 的。
 
想起来,我读大学(师范)的时候(1981-1985),伙食费是每月17.5元,农村学生每月还有5元钱的零花钱(共22.5元);读研究生的时候(1985-1988),每月补贴是58元;读博士的时候(1990-1993),是每月115元(按照讲师的待遇)。
 
我想说,时代变了,是否没有了可比性啊?历史是没有平行对照 的,或者很难有对照,那么要得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结论似乎就很难了。
 
记得在大学期间,面对22.5元的生活费,很知足,吃饭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有时候是两个同 学合作,一则可以多吃一样菜,一则可以节省一点。记得一个月下来,有时候可以省出8元钱的菜票。节省下来的菜票是可以到学校伙食科退现金的,也可以与班里的其他生活比较富裕的同学进行交换。那个 时候,最享受的就是在学期末的时候,学校食堂里给学生发免费餐劵,可以好好享受一顿好菜,有排骨和带鱼。记忆中这是当时最向往的两个菜了。那个时候,除了 图书馆就是教室,到图书馆占座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无论环境如何,大学里学习的风气是很浓的。
 
现在的大学生在生活上一定是不这样的了。家长也不忍心让自己 的孩子再这么受罪,尽管农村的孩子生活还是不能与城市富裕家庭比。但整个面貌都变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吧。进步的同时,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有些是很宝贵 的,如节俭、勤劳。
 
读研究生的时候,一起进所的大学毕业生工资是每月120元左右(据说当时很高的)。在周末,看电影、聚会都是参加工 作的那些哥们买单的。当时也觉得读研究生有点可怜,但心里还是充满希望(也就是说,一旦研究生毕业了,工资比大学生要高)。在研究单位读研究生,一个好处 就是在某些方面可以享受与职工差不多的待遇,如出差可以坐硬卧,在野外工作有野外补贴。记得当时出差,如果不坐卧铺的话,报销的时候可以补发卧铺票面值的60%。那个时候,我当然是选择坐硬座,很想获得那60%的补贴(1987年第一次集体出行坐硬卧,感觉特别享受,很是奢侈啊)。也记 得当时在青海高原的野外出差是每天4毛钱,也是很看重的。那个时候4毛钱,可以买一碗牛肉面。
 
读博士的时候,已经成家了。责任、担子都在肩上,在北京每月115元生活还是可以的,要是再养家就难了。当时博士生的平均生活 补贴大概是97元左右吧,记得有的同学由于生活压力的原因,就退学了。那 个时候在食堂里,层次就很明显,如早餐:大学生是一个鸡蛋、一根油条,稀饭咸菜;研究生是一个鸡蛋、稀饭咸菜;博士生是一个馒头、稀饭咸菜,当时买半份菜 对于博士生群体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当时几个老哥们也是很感叹的。有位学文科的哥们突然一天问我,家里存款是多少,我说三位数(不足500元)。后来他多 次感叹一个理科博士生的家庭存款竟然没有超过三位数(当时文科研究生可以编书、写文章挣点外快)。
 
不忆苦思甜了。所以,前后比较,国家进步真的很大了。时过境 迁,那种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不可忽视的实际情况是,现在大环境变了,人们的观念变了,需求也变了,欲望也变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变了,人生的目标动 力也变了。一切都变了,那么是否还有可比性呢,要比较的话,怎么比呢?
 
那个时候,贫富不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也没有百人计划,没有长 江学者,没有百万年薪,没有各种兼职,人们的心理没有很大的失调。现在完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八仙过海了,无法承受的天价的房价,无法承受的待遇的差 别,无法承受的就业压力、晋升压力… … 这些变化都是贴紧你的心灵 承受能力的极限,有些已经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生活在心理承受极限的边缘上,随时都可能崩溃。当然,心理承受能力有各种社 会和个人的原因。说实话,这些巨大的反差,我们这一代的心理承受能力估计相对会坚强些。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事情看开了,不理解的也理解了,刺激多了、久 了,心理阈值自然就提高了。
 
社会变了。变得浮躁,变得现实,变得可怕,变得陌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代会比我们生活得更好,会比我们做得更 好。我们也有责任让他们过得比我们这一代好。这应该是个社会发展规律。如果下一代真的将家底都败光了,不是他们的过错,是我们这一代的过错。我们的责任没 有尽到,是我们的失职造成的。只能说,我们失败了。
 
研究生生活补贴提高,是政府的决策,是一件善事。但要达到生 活无忧,还很难。要让青年学者达到献身科学的境界,也很遥远。毫无疑问,未来一定是年轻人的。不管他们怎么样,接力棒一定是要交给他们的。
明天会更美好,谁都会这么期盼。我们都热切期待着,祝愿着。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红外光谱



TAG: 今博士生生活补贴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