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 “热涨价”背后的冷思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9-06 21:49:30

作者:慧聪制药工业网 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2011-8-3 11:57:36
最近一年,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现在,中药材更是一天一个价,而且从目前形势来看,涨价势头还会持续下去。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表明,在537种常用药材中,有371种药材的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其中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太子参、三七、牛黄等的涨幅最大。党参从每公斤28元涨到了70元,太子参从每公斤不到200元涨到了近600元,冬三七也已涨至每公斤530元,参类药材的价格,平均翻了一番还多。虽然民众一直高呼中药材贵如黄金、中药材价格“药你命”,但是药材需求量却日渐升高,且势头强劲,大有赶超西药的趋势。

中药价格缘何节节攀升

看到上面的数据,所有人都会禁不住发问,中药材涨价为何突然如此惊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到原因。

一是社会因素。在中国医药市场,西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担任主角。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中药材额外化学成分少、副作用小的优点日渐受到青睐,‘中药治病治本’的概念深入人心,直接刺激了市场上对中药材的需求;另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健康的守门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内涵,间接促使了更多的人选择中药材。

二是环境因素。2010年,全国很多地方天气干旱,药材种植受到影响,而且近年来自然灾害增多,洪涝、地震等,都造成了中药材减产,市场上中药材供应量减少,因此价格不断攀升。

三是政策因素。由于政府将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中药应用也从医疗扩大到养生等领域,公众使用量大为增加,供求矛盾突出,导致价格上涨;另外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大了中药材质量监管力度,不合格药材全部被淘汰,淘汰率升高,致使药材生产成本上升。

四是热钱涌入。很多资本从房地产、股票、白银等市场撤出,瞄准了中药材这个新的投资途径。

纵观中药涨价的各方面因素,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社会因素的带动还是政策因素的推动,中药材未来在医药行业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它的流通会发生质的飞跃,市场前景很广阔。

但是,市场前景越是诱人,往往会招来越多的人抢滩,这其中不免鱼龙混杂,投机倒把者有,囤货炒作大捞一笔者有,望洋兴叹者更是比比皆是,这其中潜在的众多不良因素对中药材涨幅上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中药材涨价背后的问题不容忽视

行家都知道,中药材并不是当年采收当年卖,一般都有半年到一两年的库存量,名贵药材更是有2到3年的库存量。而现在市场上中药涨价的速度令人吃惊,大面积缺货导致价格疯长。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在蓄意游资炒作。

而游资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药商药农的小成本投资,因为看出了中药材必涨的趋势,他们选择几种药材进行投资炒作,这部分游资的特点是资金小、进入快,随进随出;另一种是其他领域的大资金,比如房地产商、煤老板等,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了中药材行业。目前看,他们大多采取专业人士操作、协议分红的方式合作,近一两年内这部分游资必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领域的风云变幻。

长期看,中药材市场有大起必有大落,这种情况下,疯涨的价格不会转化为药农的收益,而是中间这部分投机倒把的人吃尽了好处,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害的。

对此,发改委已专门发布公告称,将“打击囤积炒作中药材价格的违法行为,努力保持中药材价格的基本稳定”。前几天,发改委限定的20多万公斤的囤积党参已低价抛向市场,5个月后还会有80万公斤党参抛出。但发改委这种手段的使用效果只是短暂的,强制向市场抛售100多万公斤党参,并不能改变行业的整体现状,因为现在中药材价格难以把握,一方面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在严格控制价格,很多企业不敢购进,进场怕被套,这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有些药材是进也忧、退亦忧。

要想消除炒作因素,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让大型中药企业进入医保体系,使其产品的销量得到保证,这样即使中药材价格有所上涨,也能保证药品销售不会有亏空。此外,大型中药制药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药田,即使市场上药农们的收成不好,药企也不会因为中间环节(如收购)多等因素而导致药价成倍上涨。总之,控制中药材价格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未来中药材市场正常运转的关键。

药企如何在困境中立足

目前,中药材疯狂涨价,而发改委强力遏制药品涨价,夹在中间的中成药企陷入两难之地。一方面,中药材原料紧缺,成本上升,而政府对药品价格的干涉,又使药品出厂价下降,中成药企有苦说不出。应对目前这种状况,医药企业纷纷使出不同的“突围”方式。有些企业通过压缩生产,进而减少市场需求;有些企业选择向上游领域进军,自给自供降低成本上涨的影响;有些企业采取高抛低收方式积极囤积中药材;还有部分企业积极转换跑道,进军日化产品。

但这些方式并非长久之计,市场上药材价格不稳,主要是因为中药材价格波动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因此,对中成药企来说,一个信息化的交易平台至关重要。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和农民都可以了解到药材的供求信息并判定药材未来的价格走向,在时机成熟时还可采用延期交易机制,减少仓储成本,使企业能实现低库存的良性运转。

针对此问题,前不久,东阿阿胶、云南白药、天士力等国内7家品牌中药企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表示将就“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种源的建设”、“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培训并对种植户的输入”、“中药原材料的储备与交易平台的构建”“自我保健、科学养生的市场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合作。目的就是是要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药材价格、信息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着手打造“药仓”。稍早些时候,丽珠集团、北京同仁堂在陵川县也相继启动了党参种植基地建设。

因此,药企要想解决目前困扰自身的药材价格问题,还需从源头入手,抱团联合起来,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药仓”。政府也应加大对中药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中药企业发展种植基地。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历

« 2024-04-2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600
  • 日志数: 78
  • 建立时间: 2011-09-05
  • 更新时间: 2013-01-3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