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精补脑,长生之道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19 16:18:35/ 个人分类:冬季健康

一、还精补脑,不老之道
《黄庭外景经·上》梁丘子注:还精补脑,不老之道。
0.清心绝欲,自然而然,不还之还、不补之补
南怀瑾:只要做到绝对的清心绝欲,让心神归于平淡,人体恢复自然的生理循环,就可自然而然达到不还之还、不补之补的境界。
睡眠状态应该就是这个境界。人累了,稍微迷糊一会儿就精神焕发。睡眠不足,甚至几天不睡觉肯定神昏迷糊,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道贵守一,理无二致。还精补脑,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似乎各不相同,各有玄机。但说破天,万法归一:就是天地升降之机,亦即人身气血升降之机,一气周流,升降出入而已。俗吧,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理是这个理,但一理万法,万法一理。咋升降,咋出入,就属于“法”的层面了,基本上都属于不传之秘。但条条大道通罗马,心诚则灵皆回家。
1.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还精补脑法
1)用大拇指中间骨节,按摩自己后脑的两块骨头,转圆圈,先顺时针转三十六次,再倒转三十六次,不等。
2)用食指中间骨节揉两眼间鼻侧,这里有两个小窝窝,是两个道穴。以前我曾经两眼发红肿痛,嘱朋友针灸在这两个穴道上,立刻痊愈。
3)两手不离开,同时揉两眼眶,即眼睛边缘骨节,顺转,越紧越好,再倒转,转数自定。
4)手不离两眼,然后移至太阳穴,压揉。
5)眼、牙齿闭着,手掌抱着脑子,道家则把两耳用手倒转来蒙着,两手在脑后打鼓,在后脑心用手指弹,学武功者称鸣天鼓。
2.    仙学大师胡海牙的瞬间强肾法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踮起,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对肾虚、慢性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
3.    武林泰斗万籁声的还精补脑法
童子功,实名为:炼精化炁。这炁字,即代表无形 的气。精在人身,为人身发动之本.精满自溢,溢则无法回精补脑。真诀是:口闭,目闭,卧式,以两食指塞两耳孔(如食指有毛病时,中指亦可),以不透气为 度!不可太紧,亦不可太轻,以不透气很舒适为旨。有时,由鼻出气一口时,觉气微微直达涌泉,吸气上来时,不要管它!如此一二次。此后即是自然呼吸,不要管 腹部、胸部的弛张紧缩!要自然、不要握固、着相,二到四分钟,觉口内生津,咽下就是。如觉精管尿管似乎紧缩,很舒适,即可慢慢将两食指放下,安静而卧。如 此积精充盈,身体自然健康了。睡前、起前,均可习之。半夜、午睡将起,亦可习之。是很容易练习的。而故意呼吸鼓气,一练就半小时,反而练坏了!这一步功 夫,是以前修持之士不传之秘!一试便知。(武林》1983年第11期)
在“童子功—更正”(《武林》1984年第1期)一文中,万老写道:
前数期《武林》刊有孙崇雄等的一篇“童子功”, 即我在《中华气功》上所述的炼精化气,原是秘传,简而适用。因他们没有学好,又未交我校阅,直接发表。效法今天的一般“气功师”传授,还加了什么小腹鼓气 等等,又未说明只需练数分钟则可。致使学者一练即半小时、一小时,反而练出偏差。这是出我意料之外的事。不得已,兹再申言之:步骤以两食指塞两耳孔,以不 透气为度,不可用力塞紧;口闭,以鼻呼吸;有时,由鼻出气时,觉气徐徐达两脚板,吸时不要管它;也只一两口气而己,此后仍是听其自然呼吸,不出两三分钟, 觉口内生津!咽之可矣。觉得很舒服了,不想练了,轻轻放手,自然休息。过一段时间如愿再练,仍可如此习之。切勿一练半小时,把它当作气功去练啊!通常是寝 前,起床前各习一次。此外,中夜心不宁时,均可随意习之!切勿着相鼓气!如有练出偏差的,按此法矫正即愈。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 窝还强;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等等症候。我今行年八旬有一,除得力于自然门气功外,此功作用不小。今天纸上传人,是出于不得已。所以俟余著 作出版后,要开训练班,口传面授,几句话就解决了!“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好的东西都不多。这不是学武功,花头多;这是练身体的基本功夫,务要注 意。一着相,鼓吹什么胸式腹式,调节正呼吸,又如双回气,呼吸分九种,自发功等等,久必出问题。特此更正,务希望重视之!
4、梳头操
梳头操:用两手成爪状从前往后用力梳头30-50次: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由 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周而复始,梳头数十次或数百次后,再把头发整顿、梳至平滑光整为止。若用头梳宜取木质,如桃木或用牛角等天然料材制成,梳齿易油 滑。梳头时光个别取早晚各5分钟,其他空闲时光亦可。切忌在饱食落后行,免得影响脾胃的消化功用。
梳头操的原理就是整合经络,是用提纲挈领的方式来整合经络的。因为所有的经络都 到头部去了,头部有周身所有的经络,它们都会聚于头顶。通过梳头操能够把周身的所有的经络气血都整理一遍,并且还是一种很好的混元过程。收功的起式都不要 做,就是意念往里一收完了。南怀谨老师的还精补脑方法,与梳头操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要愿意挖掘,我相信,还可以找出10000个类似的功法。大道至简,要言不烦。选一个简单的方法试试如何?

二、脑为元神之府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一)脑的解剖形态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1椎体上部),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髓之概称。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二)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 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 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 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得神 则生,失神则死。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 死”(《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 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 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 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 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 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范畴。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 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 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 言一二字”(《医林改错》)。
  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 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 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失。
  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医易一理》)。
  (三)脑与五脏的关系
  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 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 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 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 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 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 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
  脑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上脑病可以从肺论治。
  脑脾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 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清阳之气不能上行达脑而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人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 主要方法之一。李东垣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
  肝脑相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脑清神聪。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血溢于脑,即“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而为大厥”;若肝失藏血,脑失所主,或神物为两,或变生他疾。
  脑肾相济: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 (《医碥·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变生诸症。“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 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 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五脏,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亦从脏腑论治,其关乎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 神情志疾病,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仅仅责之于肾,而与其他四脏无关。
.
三、“还精补脑”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谷神不死”的关系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即天谷元神。白玉蟾《谷神不死论》云:“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古人谓,人头有九宫,中间一宫谓之泥丸,又名天谷,为元神所居,故谓 此元神为谷神。此神自天地分判之后,后天主事,先天便埋藏不出,从此再难睹其真面,故曰“如死”。所以,刘一明《悟真篇注》云:“欲修金丹,必须活此谷 神”,言谷神之“死”,死指不能经常出现。所谓谷神不死者,即是天谷元神,经过锻炼,已不再是埋藏不见了,而是凝结不散,灵光常照。因为常明常照,故谓之 为“不死”。实际“不死”即为不再日日耗损也不埋藏不出义。至此谷神不死之时,必须识神无而元神常在,全是先天主事,功法谓此为“结胎”。结胎又曰金丹, 又曰先天真一之精,释曰舍利。许旌阳云:“脐间元气结成丹,谷神不死因胎息”,即是谓此,因为有胎才有胎息,因为有胎息才能谷神不死。可见,谷神不死即是 结胎,是经过锻炼的;而谷神,则是未经过锻炼的。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可混为一事。
玄牝之门,王弼注此曰:“门者,玄牝之所由也”。所由者,转 化而来之路径义。故,玄牝之门即为圣胎生成所由之来路。天地根者,是沿圣胎生成之来路,再逆回之,则又可返回到天地分判之境地。故此谓之为“玄牝之门,是 谓天地根”。天地根,即阴阳生成之本根,此亦证玄牝为圣胎阴阳合一。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二言为养胎之功。伍冲虚《仙佛合宗》云:“养胎者,炼气化神之喻, 非实有胎也。炼气之初,本要似胎中之无呼吸也,而又不能无呼吸”。又曰:“何为胎息?其肇也,结胎之息从无入有,而实若无,于不息中而或暂有,有无兼用之 际也”。就是说,养胎之初,本来先前没有胎息,而此时则自然而然有了胎息,虽然有胎息,犹要妙似于没有息;似乎是无,而的的确确还暂时有。这就是结胎初期 的妙相,所以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陆潜虚《玄肤论》也说:“得药归鼎之后,养以天然真火,绵绵若存。其中抽添变化,皆出自然,有不容以丝毫智力与乎 其间。由是而胎圆神化,身外有身。造化之妙,一至于此”。养胎之功,即是大周天无为之火。“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八字,既是结胎之初内呼吸若有若无的形象 描述,又是继续向上逆修无为自然的行功之法。
道德经的注释比较玄妙,难以理出个所以然。但结合“还精补脑”的介绍来看,也就不玄妙了。“造化之妙,一至于此”。简言之:高山幽谷中,奇花异草,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是因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自然中气液升降,往来不息所以天地长久。人身中头部如高山,脑中上丹田如山谷,上丹田的神称为谷神,这谷神长存而不消亡,是因为人体的气液升降,天地无气液升将则天地坏,人身无气液升降则谷神亡,天地中子时气升,午时气降,人身中,子时气到尾闾而升,午时气到百会而降,升降循环不息可以如同天地长存。
欲情(七情六欲)一动,元炁即泄,不知禁恳,贪恋无已。头部乾阳下走,只知顺流而耗不知逆流而补,日渐衰老,病死将至,人生苦短,如何才能留住岁月让生命长存呢?答案;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实修功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不过精气升降而已。精化气,沿督脉经命门夹背玉枕返还脑中,于脑中存守以养谷神,丹经曰子欲不老还精补脑,补之气足,面红,肌白,骨健,身轻,髓满自奈寒暑。但天之道不欲盈, 盈则亏,满则溢,上田神满则自督脉下尾闾以交于精,精自不下走,上田神满得到根部尾闾命气精华制约自不上飞,丹经所谓,汞投铅,升降返复得大还,世 人不得此真机,只得以男女形交而平衡阴阳,虽暂得中和终难免老死,道人参悟天地玄机,以神气相交而平衡阴阳,终阴阳混化而回无极,不 要说什么道难修难成,不悟天地升降之机又怎么能见到成功,今修炼之士行下田之功,精气满,情欲动,气液下漏,上田神满才智开,神从上漏,千修千败,谓世无 神仙,长生难求,古往今来白骨如山,生死是看得见的真实,以长生为妄,天地所以长生,因为它不自生,神仙长生也是因为不自生啊。

气机升降,乾元补足,金津玉液自口入腹,始下火于下丹田,以火人水烧丹炼药,以期丹成化形而仙。前面的修好了就可以长生久视。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