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p

量子控制系统

直达仪器谱

    河南-濮阳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 濮阳市财政局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濮阳市 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11
    类型:招标公告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企业信息 濮阳市财政局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濮阳市 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通知

    濮科〔2024〕17号

    下载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濮阳市

    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通知

    各县(区)科技管理部门、财政局,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发局、财政局,市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突出项目牵动、提升创新的能力,激活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结合全市重大科技创新需求。现组织2024年度濮阳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工作,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项目符合国家、省相关产业政策,并在市年度重大专项指南确定的重点领域内;

    (二)项目创新性强,技术水平先进,能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或依托国家、省、市重大建设工程或重点建设项目,解决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难题;

    (三)项目产业化前景良好,项目实施内容具体明确,目标量化,可评估可考核;

    (四)项目申请单位在濮阳市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上年度末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资金的3倍;

    (五)项目申请单位应建有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或其它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或被认定为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

    (六)事业单位项目负责人近3年内承担市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存在验收不通过或逾期尚未结项验收的,不得申报新项目;近3年内承担市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存在验收不通过或逾期尚未结项验收的企业,不得申报新项目;

    (七)每个单位限报1项,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三年;

    (八)项目申请单位为企业的,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组织完成项目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费用筹措能力;

    2、上年度经审计核准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大中型企业不低于1.5%,其他企业不低于3%;

    3、项目研发自筹资金不低于申请财政资金的3倍,近两年无安全生产和环保事故,未被列入诚信“黑名单”;

    4、符合规定的其它条件。

    (九)全面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实行项目经费定额包干资助,项目申报单位不再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实行项目负责人科研诚信承诺制,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负责。

    二、组织方式

    (一)隶属于市直部门(单位)的通过市直部门(单位)审核申报。

    (二)各县(区)企业通过所在县(区)科技主管、财政部门审核申报。

    (三)中央及省属驻濮企业可直接申报。

    (四)鼓励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优势龙头单位牵头申报。

    (五)项目经费依据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县)财政分别承担。

    三、申报材料

    (一)各申报单位须填报《濮阳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申报书》,项目申报书提交至相应主管部门(单位)审核;

    (二)报送项目申报书纸质材料一式六份,发送申报材料电子版至邮箱(19693939308@163.com);

    (三)项目申报书电子版可在濮阳科技之窗网站下载(网址:http://pykj.puyang.gov.cn)。

    四、申报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一)申报截止时间:2024年6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材料报送地址: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京开大道中段516号科技楼二楼201房间)。

    (三)联系方式:

    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统筹推进与监督科:吴相玉 吉晓茹

    联系电话:0393-6666210

    市财政局科技文化科:赵金妍

    联系电话:0393-6662681

    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王美竹 秦继红

    联系电话:0393-6661526

    附件:2024年度濮阳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指南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企业信息 濮阳市财政局

    2024年5月8日

    附件:

    2024年度濮阳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指南

    一、化工与新材料。加快推进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聚碳新材料、绿色涂料、高端聚烯烃、高端精细化工及电子化学品、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材料实现技术突破。

    1、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L乳酸、丙交酯、聚乳酸(PLA)、改性复合材料等生物基降解材料开发与应用;1,4-丁二醇(BDO)、1,4-丁烯二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PBAT)、生物降解复材、终端产品等石油基降解材料开发与应用;乙醇酸甲酯、乙醇酸、聚乙醇酸(PGA)等煤基降解材料开发与应用;环氧丙烷、聚碳酸亚丙酯(PPC)等二氧化碳基降解材料开发与应用;糠醛—四氢呋喃/2,5-呋喃二甲酸—聚四氢呋喃/呋喃树脂—生物基氨纶等生物基下游高端材料开发与应用。

    2、聚碳新材料。环氧丙烷、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PC)、特种聚合物、环氧树脂等开发与应用;苯、苯乙烯、聚苯乙烯等开发与应用;丙烯、特种聚丙烯、戊二醛、3-环己烯-1-甲醛、聚氨酯弹性体等开发与应用。

    3、绿色涂料。丙烯、丙烯酸及酯、聚丙烯酸酯等丙烯酸涂料开发与应用;环氧氯丙烷、丙酮、双酚A、环氧树脂等环氧涂料开发与应用;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苯胺、MDI/TDI、聚氨酯树脂等聚氨酯涂料开发与应用;苯酐/顺酐、甘油/季戊四醇、醇酸树脂等醇酸树脂涂料开发与应用。

    4、高端聚烯烃。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产品等开发与应用;丁烯、1-丁烯、丁二烯、聚丁烯-1、丁苯/丁睛胶乳等开发与应用;丙烯、聚丙烯及其产品、乙丙橡胶等开发与应用。

    5、高端精细化工及电子化学品。橡胶助剂、涂料助剂、油田助剂、固化剂、增塑剂、香精香料、塑料助剂等绿色助剂开发与应用;四甲基氢氧化铵、锂电隔膜、电子级环氧树脂、苯并恶嗪树脂、烷基吡咯烷酮、顺酐酸酐衍生物、均酐、聚酰亚胺模、卤代芴酮等芴类衍生物、高功率电极等电子化学品开发与应用;高端润滑油、脂等、杂环化合物、含卤化合物、手性化合物、生物化合物等医药中间体和化学药品原药开发与应用。丙炔醇衍生物、丁炔二醇衍生物等特种化学材料开发与应用;丙炔醇、丁炔二醇下游医药中间体的开发与应用。

    6、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材料、耐材产品等耐火材料开发与应用;光伏玻璃、药用玻璃、光电玻璃、钢化玻璃、汽车玻璃、3D玻璃、防弹玻璃等高端玻璃开发与应用;多晶硅、硅合金、有机硅单体等高纯硅材料开发与应用;硼化物(硝酸钾、氯化镁、硼酸、硝酸钠、硼酐、碳化硼)、硼合金、硼硅玻璃等先进硼材料开发与应用。

    二、先进制造技术。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重点,突出特色优势,强化高端突破,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和制造工艺创新。

    1、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系统关键技术;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设计、加工、包装等各环节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2、工业机器人。机器人视觉、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及人机智能融合等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高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围绕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及应用,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显示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天基全光网络拓扑、星间全光数据交换链路、星间/星地接入策略、星间/星地微波控制及测控数传链路等方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依据市工信局出台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工作方案中科技局任务)

    2、大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及应用;云计算服务器、高效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关键技术及应用;

    3、物联网。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操作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4、人工智能。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跨媒体分析推理、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自主无人系统、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共性技术及应用。

    5、先进计算。基于先进计算、北斗应用、量子信息、区块链、NFT等领域的技术及应用。

    四、高端装备制造。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重点,突出特色优势,强化高端突破,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以大型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特种车辆装备、农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消防装备等为重点,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和制造工艺创新。开展传感识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控制、建模仿真、工业互联网安全等技术研发。加快网络化制造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促进工业APP、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1、高端石油装备制造。石油钻采及勘探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油气智能测控技术及应用;非常规油气高效钻采技术及应用;油气装备系统过程控制及安全性、可靠性技术及应用;油气装备新材料及技术及应用。

    2、先进制造技术。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设计、加工、包装等各环节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五、新能源与交通领域。围绕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高效、低碳转型,开展可再生能源、氢能、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技术研究,推进新能源汽车和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开展纯电动汽车、新能源专用汽车等整车关键技术研究、燃料(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1、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安全、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大型高效风电机组、风电场智能化运维及控制系统;适合低风速区域的风电机组叶片,主轴、齿轮箱和发电机一体化,风电机组自动化装配系统集成,大型风电机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制备核心技术和风电场智能控制技术开发;高性能、低能耗光伏硅基材料制备、异质结和钙钛矿等低成本高效率光伏电池及组件关键技术;生物质能利用关键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技术。开展石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

    2、氢能与燃料电池。氢能绿色制取、安全储输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氢气高效低碳化制取、精准提纯、高密度可逆储氢、大容量储氢、长距离大规模运输、氢气快速安全加注、油(气、电)加氢合建站安全防护等技术;大功率、高性价比燃料电池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稳态长寿命高可靠快速响应等关键技术。

    3、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系统集成技术;电池系统循环寿命、安全性、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综合使用成本等瓶颈技术;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全寿命周期能量管理和电池组安全预警技术。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燃料电池以及固态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的可再生应用。

    4、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整车集成与控制、多材料轻量化车身、综合热管理与能量管理、多能源动力集成管理、整车运行大数据及系统安全等关键技术;电子差速控制轮毂电驱动底盘、智能化电子电气架构、高效电驱动系统及一体化纯电底盘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技术;电动客车、卡车等领域全面电动化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高安全整车通信及网联技术;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等环境感知系统及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拟人化及智能网联决策控制、基于 AI 的人机交互和车路协同、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技术;车载计算平台、新型电子电器架构及大数据云控平台;基于 5G 的路侧/车载设备及整车产品;客车、环卫、物流等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驾驶技术。

    5、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充电装置综合性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融合互补技术;高集成度驱动及整车控制系统、高效电动空调、转向系统、传动轴、制动器、减振器、轮毂、水泵等零部件,以及新能源商用车特殊功能部件、自适应智能联网快速充电装置等关键技术。

    6、智能电网。柔性直流换流阀、可控避雷器、直流耗能装置、混合直流控制保护、大容量高速断路器、环保型开关、高精度传感、一二次融合、智能巡检、储能变流器等关键设备制造技术;智能输、变、配电及新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关键技术。

    7、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耐久性与安全、智慧交通设施技术;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感知融合、综合交通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和协同运行、公路全寿命周期建养数字化、路桥装配式结构智能建造、道路长寿命高强度材料等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创新应用技术。

    六、现代农业。重点围绕主要农作物、林果、蔬菜、花卉、畜禽、水产等开展新品种选育,良种高效繁育技术、新品种配套生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优先支持扶贫开发技术。

    1、农作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果花木、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异种质资源系统收集、种质资源的抗性、品质和农艺性状等评价,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生物技术育种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及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新品种选育及研究示范等。

    2、动物种业科技创新与健康养殖。优良畜禽品种、特色畜禽品种(系)的选育及配套系培育,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挖掘、保护与创新利用等。优质畜禽高效快繁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新型饲草饲料产品、添加剂替代产品研发等,畜禽疫病防控技术、新型动物疫苗、兽药研制,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等。

    3、农作物高效种植。节水、减药、减肥、减损、增效、提质生产技术,轮作、再生技术,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农机农艺新品种配套技术,作物稳产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替代物料与技术,污染农田修复技术,中低产田地力提升技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集成等。

    4、食品加工制造。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预制菜技术创新研发,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酒饮品关键技术研发,油料、面制品精深加工技术,食品安全与控制技术,食用菌研发,茶叶加工,新型健康肉加工品研发,地方特色食品资源开发利用,食品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

    5、智慧农业工程。新型农机具,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装备,智能高效畜牧、精量栽播、植保、节水节肥、农产品初加工、多功能高效联合收获机械等先进农机装备,粮食干燥设备,农产品冷链物流关键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产品产地减损技术与装备,农产品烘干及贮运技术、工艺与装备等。

    6、羽绒制品。羽绒制品深加工技术研发,羽绒制品生产智能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

    七、节能环保。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燃烧与转化过程的技术创新,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短流程高效低碳生产工艺、过程优化与智能调控节能减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技术等。绿色低碳建筑建造、建筑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建设及运维关键技术,交通运输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新技术。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在煤基能源产业转化、电力系统、工业领域、生态系统应用技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应急处置及生态修复技术,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废水、废气、噪音、粉尘、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

    八、生物医药及健康。重大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疾病与常见病的干预、诊断和治疗技术;老年疾病预防及康复护理、残疾人康复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药物研制;进口化学仿制药和国外专利到期仿制药技术工艺研究;中医优势病种及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诊治新技术;中西医结合治疗关键技术;中药炮制加工及成份提取技术、设备研究与开发;中药新药研发。兽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新型治疗、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技术及设备、应争救援医疗设备研究。

    九、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监测、检测、检验技术及安全控制处置技术。遏制毒品违法犯罪关键技术研究及合成毒品的鉴别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防范,信息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火灾消防、危险化学器安全等工程技术。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及处置技术。

    十、政府购买科技服务专项。重点支持积极承担政府服务职能的、具备相应服务资质和专业人才的单位,开展科技项目管理、企业(技术)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产学研对接服务以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性服务。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企业信息 濮阳市财政局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濮阳市 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通知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信息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