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东南大学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0-6699-117转1000


 

  戴先中教授,1954年生,1986年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我国第一位电磁测量专业博士),后留清华大学电机系工作,1988年5月调入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现为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至1993年获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博士后研究,1999年与2000年两 次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研究,2001年再赴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合作研究。

  戴先中教授的研究面比较宽,先后负责完成(进行)国家973子课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攻关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4项、部省级 项目8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文章100余篇(SCI收录14篇、EI收录40余篇)、获发明专利6项;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运动与过程控制、软测量、神经网络、机器人等。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06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国家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 等奖(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0年)、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995年)、德国洪堡基金科 研奖(199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1998年)、东南大学教学特等奖(1997年)等奖励;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荣誉称号,2007年被授予“国家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自动化学科组组长)、国家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东南大学学报》与《机器人》编委等。

  田玉平教授,1964年生。1986年清华大学自动化系(5年制)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东南大学读研究生,同年11月被选拔为国家公费出国留学生。1986年11月至1987年7月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培训俄语。1987年9月赴苏联留学。1991年12月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获自动控制专业哲学博士(PhD学位,即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2年1月回国在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做博士后。1994年1月出站后在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工作,同年5月晋升副教授,1996年5月晋升教授,1998年5月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6年应俄罗斯自然科学院A.N.Melikhov院士邀请访问俄罗斯塔岗洛克国立无线电大学(6个月),访问期间完成技术科学博士学位论文并成功答辩,获得俄罗斯技术科学博士学位(ScD)。1998年和2001年两次应邀访问澳大利亚做合作研究(分别为6个月和3个月)。2001年获得华英文教基金会奖励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学术研究(9个月)。2004年应邀作为研究员到香港城市大学作访问研究(2个月)。出版专著1部,主编全国性大学教材1部,两次为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撰写独立的一章。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国际会议特邀报告5篇,被SCI收录论文20篇(13篇为第一作者),EI收录论文28篇(18篇为第一作者)。2002年10月受美国理工大学(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邀请,作为杰出报告人在该校电气工程系作“标志性科技系列报告”,并被授予荣誉证书。2000年6月获得两年一度的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最佳理论论文奖”。2000年获得第七届霍英东基金。1995年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关肇直奖”。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专家评审组(自动化)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东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会编委。是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Automatica,《中国科学》等重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

  严洪森教授, 1957年生, 1982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723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198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到东南大学自动化所任副研究员、所长助理,1998年晋升教授,1999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

  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FMS及CIMS的计划、调度、建模、控制、仿真及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知识化制造,制造执行系统,Petri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领域的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先后负责完成(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CIMS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中,2001年负责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自动化学科结题时被评为特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名,2001年)、三等奖1项。2007年获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全国200篇,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际核心期刊论文27篇(其中第一作者21篇,通讯作者27篇),被SCI收录26篇、EI收录54篇。

  任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IIE)高级会员,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开放实验室”(其依托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系统工程学报》编委。是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A Systems and Huma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等六种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人。

  冯纯伯,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28年4月16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市。1950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输配电教研室副主任。1955年被选派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于1958年初提前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哈工大工作,任电力专业教研室主任,从事电力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5年6月转入设在南京的第724研究所,从事有关舰用雷达的开发研制工作,任室主任和副总工程师。1979年6月转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3年至1991年任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先后任第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自动控制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动化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自动控制学科组组长,现为东南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学术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长期以来,冯纯伯院士主要从事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富于独创,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的新体系。他首次提出偏差补偿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在自适应控制方面又首次提出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引入逻辑切换,提高全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既可简化控制结构,又可对付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些工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好评。他独立提出了鲁棒性很强的建模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作出了重要发展。以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研究为题,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主持的复杂动态系统及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鲁棒控制获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所培养的博士生分别于1999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于2006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他本人也曾二次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他所编写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与他人合编的《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等专著,均是全国统编研究生教材,已被广泛采用。其中《自适应控制》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他人合作完成的专著《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已于200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近几年来,已培养出博士后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名,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已有5篇。

 

进入实验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