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400-6699-117转1000

国家猪病检测重点实验室

  猪病检测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从2000年开始,实验室按照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了良好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已经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在此基础上,2010年开始该室依据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并于2011年11月获得CNAS授予的“动物检疫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资格证书(注册号:CNAS BL0032)。该室在完成大量自身检验检疫工作的同时,协助兄弟单位完成检疫任务,多次接受天津、北京、广东、杭州、重庆、河北等地样品并对外提供猪病诊断试剂,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内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和知名度。猪病实验室目前拥有生物安全1级、2级实验室以及负压动物攻毒室、细胞培养室、细菌室等。该室配备有倒置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PCR仪、分光光度计、全波长酶标仪和洗板机、ELISA检测工作站、超速离心机、冻干机、高通量蛋白纯化系统、流式细胞仪等,固定资产达1500多万。该室成立几十年来一直在为兄弟局和内地单位培训技术人员,并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等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外,还与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保持着密切联系。近年来,该室发展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伪狂犬病的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建立了猪乙脑、猪痢疾、猪细小病毒、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一批检验方法,获得了国家局科研奖励多项。该室现有从事猪病检疫正式工作人员8名(其中博士3人、硕士2人、本科3名),技术领衔者为李健研究员,技术专家为李树清研究员等,都从事检验检疫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理论和操作经验,并且科研成绩显著。

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

  食品安全(上海)检测重点实验室隶属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是一个拥有5名博士、 2名博士后、12名硕士共计名员工,集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和科研攻关、制标任务于一体的科级建制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围绕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质量这一工作主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检验把关和科研制标工作中成绩斐然。

  东南亚国家在2007年对我出口食品中以存在甲醛为由禁止中国食品进口的情况下,根据总局指示,实验室技术人员研究食品中微量甲醛的溯源和提供风险评估报告,根据商务部、外交部和质检总局的安排出访菲律宾,用科学的数据和研究成果为最终攻克甲醛技术壁垒作出了贡献。实验室完成“兽药残留实物标样技术的研究”总局课题后,继续做好产业转化工作,形成兽药残留实物标样生产能力, “鱼粉中氯霉素”、“鱼粉中β-受体激动剂”于2008年获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填补食品中兽药残留国家标准物质空白,目前已在检测机构得到推广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率先建立和健全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等三苯甲烷类染料杀菌剂残留量检测技术,技术路线覆盖色谱法、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2009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这些检测技术为消除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污染事件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为恢复我国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检测保证。

  在日常检测和科研攻关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以朱坚、潘良文等技术人员为代表的学术带头人,一大批成果获得国家、上海市和质检总局的表彰,如:“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第五完成人),“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37项国际国家标准研究” 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八完成人),“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研究(一期工程)——食品安全信息及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研制”项目获质检总局2007年度科技兴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公关专项“食品安全专项”子课题“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项目获质检总局2007年度科技兴检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食品中诺沃克病毒的普通RT-PCR检测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研究”获2007年度国家局“科技兴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水产品中三苯甲烷类染料及其隐色代谢物检测技术的研究”项目获质检总局2007年度科技兴检三等奖和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获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11年《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类兽药系统检测技术平台的开发及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兽药检测质量控制和生物保障技术平台的研发及核心产品的国产化示范》获国家质检总局二等奖;《水产品中残留化学品检测及质控样品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得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麦类和杂草检疫重点实验室

  麦类和杂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面积1200平方米,下辖杂草实验室、线虫实验室、昆虫实验室、真菌实验室、病毒实验室、细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品质检验实验室,此外还配套设有样品保存库。

  实验室技术领衔者为国家质检总局杂草检疫专家组组长、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动植物分委会的委员、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委员会进境植物检疫分委会的委员、国家质检总局WTO/SPS通报评议专家、国际植物保护组织(IPPC)有害生物诊断技术小组成员印丽萍研究员,现有正式工作人员10名,其中研究员1名、高级农艺师6名、中级职称1名,其学历组成为博士1名、硕士5名、大学本科3名。都从事检验检疫工作多年,有丰富的理论和操作经验,而且科研成绩也相对突出。

  实验室通过实际检验检疫工作和承担国家局和上海局的科研课题,已经率先成功建立了麦类检验检疫技术体系,依靠该体系已经能够开展对麦类中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子生物检测,还解决了进口小麦携带小麦矮腥黑穗病、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快速检测难题。实验室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国家球根类种苗与植物病原线虫检疫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隶属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配备了线虫、病毒、真菌、细菌、昆虫和杂草专业技术人员,下辖线虫实验室、昆虫实验室、真菌实验室、病毒实验室、细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杂草实验室。

  实验室技术领衔者为易建平研究员,现有正式工作人员11名、辅助工5名,其中研究员2名、高级农艺师7名、中级职称3名,其学历组成为博士2名、硕士5名、大学本科4名。技术专家印丽萍对植物检疫有较深的研究,在系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为系统内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实验室通过实际检验检疫工作和承担国家局和上海局的科研课题,开展对球茎类植物中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子生物检测,主持承担的上海市科委的攻关课题“有害生物风险性评价体系和预警系统的研究”、“环保型智能熏蒸库的开发应用和熏蒸剂减少排放研究”,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在技术方面,实验室在全国口岸首次在荷兰进境的水仙和郁金香中截获到我国禁止入境的一类检疫性性有害生物——南芥菜花叶病毒,多次在进口的大豆、兰花和百合中截获到危险性有害生物——菜豆荚斑驳病毒、建兰花叶病毒、齿兰环斑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

  实验室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