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400-6699-117转1000

  实验室现有3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用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中药材GAP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和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1.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以秦巴山区及我国西北地区中药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开展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普查、生态环境评价、人工繁殖、野生资源抚育、药用植物药用价值及质量鉴定和永续利用等研究,建立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种质资源库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濒危预警机制,确保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2)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培育

  通过资源普查和对所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价,筛选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学性状好、抗逆、抗病和抗虫害性强的优良品种;在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育种技术选育、培育优良新品种。

  学术带头人:任 毅教授

  主要研究人员;王孝安教授、佘小平教授、杨建雄教授

  2.GAP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1)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研究

  按照中药材GAP要求,对药用植物开展其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包括种植基地环境监测、病虫害防治、修剪整枝、施肥灌溉、中耕除草、有效成分含量动态积累、不同生理生态因子和栽培管理措施等条件对其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采收、贮藏与加工技术研究等,建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制定SOP;制订检验种子质量的方法和规程,检验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以及品种标准、种子分级标准、原种生产操作规程;开展中药材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等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保持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性的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建立中药材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对野生资源丰富的采取野生资源抚育或半野生资源抚育的方法,系统研究其适宜性、产地环境、种苗繁育、野生抚育方法、采收加工时期及加工方法、贮藏方法、药材质量标准等。

  (2)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利用形态学、分类学和解剖学知识,制定和重新评价中药材形态、组织、粉末鉴别标准;利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FT- Raman)和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DF-FTIR)直接快速地鉴别生药材,利用TLC, GC, HPLC, HPCE, UV等方法制订中药材主要有效成分指纹图谱;结合临床药效评价,以中药材各种功能成分为指标,针对不同的药用目的,建立中药材效价模糊评判系统;利用中药DNA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对近缘品种、易混淆品种、珍稀品种、珍贵动物药材、破碎药材等样品进行鉴定,从分子水平定性定量刻画中药材主流品种及其种下等级的遗传背景差异,制订中药材DNA指纹图谱。

  (3)中药生物技术研究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研究,利用组织培养等方法实现各种优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快速繁育和工厂化生产;开展大规模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活性成分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各种抗病、抗虫、抗逆基因和形成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关键酶”基因及其它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受体在适当部位和适当发育时期予以表达,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等实现对药用植物的遗传转化;注重RFLP(restrict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以及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等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材基原优良品种选育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开展重要药用植物QTL (quantative trait loci)的研究和实践,从野生类型筛选优良目的基因,实现药用植物杂交强优组合;研究各种生理生态因子、染色体倍性等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开展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利用细胞培养、生物芯片等现代生物技术建立中药活性成分筛选的高通量、大规模筛选体系,对中药材、有效成分和复方药物等进行研究、筛选和再评价,为Ⅰ、Ⅱ类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学术带头人:王喆之教授

  主要研究人员;肖娅萍教授、李向民教授、田先华教授

  3.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1)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应用超声场强化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酶解提取法、双水相萃取法、凝胶层析法、树脂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高速逆流色谱、分子精馏、超低温浓缩技术、喷雾或冷冻干燥技术、超微粉碎和一步造粒技术等进行中药材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究,提高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得率和降低后续加工的难度;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色谱、光谱、基因指纹图谱、放射性免疫、酶联免疫、高效毛细管电泳、逆流色谱等检测技术,建立高效、微量、准确、快速的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检测方法;开展有效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从事中药标准品和标准鉴定方法的研究,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天然药物化学

  应用现代分离提取方法,如各种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凝胶柱层析、大孔树脂吸附以及超临界流体提取等进行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同时采用各种波谱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并结合化学降解、化学转化和化学沟通等方法,根据药物作用的化学原理、药物的化学合成以及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开展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生理活性筛选研究以及药用先导化合物或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化学合成、构效关系等研究;开发新药并对其开发、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利用TLC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GC (gas chromatography)、HPL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CE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UV (ultraViolet)等方法制订中药材主要有效成分指纹图谱,开展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疗效的关系,寻找合成新药的方法和途径;开展手性药物识别试剂的研究;进行外消旋药物手性拆分新方法的研究;开展药物配体与生物受体之间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进行药用化合物构造及立体构型的测定,筛选和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和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的天然化合物。

  学术带头人:张志琪教授

  主要研究人员;曾成鸣教授、李宝林教授、张尊听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