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 移动快检食品环境先进材料化工生命科学制药临床 导购 电商 仪器谱 直播 前沿Lab 博客 会议 人才 搜索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0-6699-117转1000

  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建立于1952年。近二十多年来,在老一辈科学家高鸿院士和学科带头人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经过艰辛的努力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1年为我国首批建立博士点,1987年又首批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和2007年分别再次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90年代以来,根据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1999年建立了分析科学研究所。通过调整学科布局与紧密合作,将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结合,围绕生命科学中测试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展工作,在生命分析化学若干前沿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若干重要测试问题和建立痕量、微量生化物质的分析新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成果,分析化学学科有了长足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基于这个基础,在“985”工程I、II期和“211”工程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大学以该学科为依托,整合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药物化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机构或相关学科方向,筹建“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04年3月5日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教技司[2004]11号)。

  本重点实验经过两年建设,于2005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教技函[2006]85号)。随后,教育部发函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批准本重点实验室并认定2005年12月为正式运行之时(教技函[2006] 103号)。

 

  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召开重点实验室验收会

  本重点实验室自筹建之日起,边筹建边发展。通过自培与引进,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迅速成长起来。他们通过长期合作、研讨与交叉以及共同承担任务,自然形成了一个富有凝聚力、创新活力和团结协作的以青年教授为主体的研究群体。2005年,以鞠熀先教授为学术带头人、陈洪渊院士为顾问的“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新原理与新方法”创新研究群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资助(项目批准号:20521503),使本实验室的科研又登上一个新台阶。自 2004年建设以来,立足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交叉与渗透,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实验室共承担了136项科研项目(国家级84项,主持 973项目与基金委十一五重大项目各1项),建立了一系列生命分析测试新方法、新技术,研制成一批新型检测仪器或装置,在生物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微纳流控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功能纳米材料及生物传感、药物与铝化合物的毒理分析、艾滋病防治和疾病标志物的免疫与细胞分析新方法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发表 SCI论文725篇(IF>3.0刊物389篇,>5.0刊物139篇),这些论文被SCI刊物他引3941次,申请专利74件(授权37 件)。出版中文专著1部、英文专著1部(已被译为中文出版),撰写英文专著专章7章、中文专著专章7章。这些成果发展了生命分析化学的新原理、新方法,丰富了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和相关学科的内涵,得到了广泛引用,产生了国际影响,为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新药开发、卫生防疫与监督、食品安全和其它突发事件等的分析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有力工具。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31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 人,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项目(2008年以优秀通过答辩,并获第二期持续资助),在2008年教育部化学类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评为 “优秀”实验室,并被推荐参加2009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获得良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