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作为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内容,生物制药也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尤其是生物制药的自主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抢占新兴产业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日,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制药公司(以下简称赛诺菲)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生科院)签订了6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的ZL许可合同,获得一项由上海生科院的蛋白抗肿瘤药物的发明ZL许可。此事件在引人注目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了疑虑:上海生科院为什么不许可国内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与ZL转化给科研单位带来的究竟是什么?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中国企业难以承受巨额投入

  “不是不选择中国企业进行许可,而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在研发上不愿意过多投入。”蛋白抗肿瘤药物研发课题负责人、上海生科院副院长吴家睿表示。

  成本过高,的确是影响ZL许可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即使取得ZL许可后,还需要4年到5年完成三期临床前实验,然后再经过4年到5年才能实现上市销售。据赛诺菲亚太区研发中心总裁江宁军透露,包括收购ZL的投入,预计完成该新药上市的投入将超过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