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战略和政策研究”通过评审

2011.1.18

8585_201101181039441.jpg

成果评审会现场

  1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主持完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战略和政策研究”通过了成果评审。评审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和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环境学院院长石培基教授分别担任评审委员会正、副主任。甘肃省科技厅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相关领导出席了评审会。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项目成果负责人张志强研究员代表项目组从研究背景、研究需求、技术路线、成果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和成果的社会效益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成果汇报,详细汇报了项目组面向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动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家战略需求,自2006年以来自主前瞻性地选择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战略与政策问题,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及服务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宏观决策的咨询服务效果。

  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目通过收集并整合国际上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资源,建立了时间序列长、国家和地区覆盖全、数据资源类型多的《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数据库》集成服务系统,直接支持了国家相关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科学决策和科研工作;全面梳理了国际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的各种常规指标,经过定量评价分析,指出这些评价指标存在缺乏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科学性;提出了反映各国工业化进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业化累计人均排放量”等新的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指标进行了主要国家的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累计人均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定量结论,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排放空间和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数据支持;系统分析了国际上温室气体减排的代表性情景方案,明确指出这些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没有或很少兼顾到国际公平,挤压和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权和发展权;全面系统持续开展了温室气体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动态监测和扫描跟踪,深入充分把握国际气候变化科技、政策与外交行动动态,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与政策的咨询研究,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挑战和国内可持续发展挑战的系统性对策建议。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直接服务了国家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科学决策的战略需求,数据资料翔实,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结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决策咨询服务及时,决策咨询效果显著,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旭东对这一研究成果的完成表示祝贺,并对项目组继续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已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战略和政策研究”成果全面深入了解国际前沿动态、很好地把握了国家战略需求,在大量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决策和国际谈判提供了很好的数据、信息和研究成果的支撑。赵旭东还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和地方科技需求,希望成果完成单位和课题组继续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格局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等深入开展工作,继续为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和规划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王彦东书记代表成果完成单位感谢评审会各位专家对项目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以及长期以来对兰州分馆和课题组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并希望各方面领导和专家继续支持和指导兰州分馆的战略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以帮助兰州分馆在服务国家战略决策、支持区域科学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