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七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在沪召开

2017.5.26

   日前,国际生态学界的盛会——第九届现代生态学讲座暨第七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及中国各地的5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0多名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围绕会议主题 “全球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生态学进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由现代生态学讲座系列组织与学术委员会、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组织与学术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生态学会、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承办。

  会议内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从快速城镇化的生态学问题(城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河口海岸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大数据与生态模型等五个议题开展学术讨论,反映了现代生态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及国际上生态学的热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骆亦其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教授,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北京大学赵淑清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旭辉教授等20余名国内外生态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就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

  就全球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天人合一”,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邬建国教授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提出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范式。通过详解景观生态学中涵盖理论、方法和应用性三个层面的10大研究热点问题,他指出景观生态学与其它科学尤其是可持续科学的内在联系,进而构造出景观可持续科学的框架。在这一新框架中,土地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需求三者相得益彰形成和谐发展。以我国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雄安新区为例,邬建国进一步展示了该框架如何应用于人口增长背景下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除城市化外,气候变暖是全球变化的另一大主要特征。国家“青年千人”、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周旭辉教授在会议中展示了其团队在全球变暖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从过去多次IPCC报告可以看出,模型预测在土地碳摄取和植物生物量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降低这一不确定性,周旭辉所在团队整合全球481个气候变暖实验结果,从叶片、物种到生态系统等多个尺度研究植物生物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新研究发现,众多叶片性状中,叶片面积的预测能力最佳;而物种水平上,先前研究往往忽略的系统发育信息和物种内差异实则是最为重要的预测因子;就整个生态系统而言,物种多样性对植物生物量随气候变暖的波动具有稳定作用。

  据悉,“现代生态学讲座”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李博院士在1994年创办,“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从2009年起开办,讲座和论坛旨在通过海外华人生态学家与国内杰出中青年生态学家同堂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生态学科的发展和青年人才队伍的成长。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