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目前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机遇窗口,大学能否真正成为社会的创新发动机,取决于其学术追求的导向、关注社会需求的自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取决于创新性人才这一创新的根本,尤其是激励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度环境。正因为如此,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成为大学治理的中心环节。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激励为突破口,努力构建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需求的制度环境。

  一、加强顶层设计,分阶段全面深化改革

  如何在中国大学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引进与培育并举,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我国大学共同面临的难题。上海交大意识到,师资队伍的转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迫切需要的是制度环境的顶层设计,需要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各项改革。

  上海交大师资队伍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提出并开始实施“人才金字塔”计划,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大规模引进和校内青年人才的批次培养。第二阶段,自2010年开始,全面启动对现有师资队伍的分类发展改革,引导现有师资队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岗位。第三阶段,自
2013年开始,构建长聘教职和长聘教轨师资队伍体系,全面推进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发展道路的并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