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三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国际论坛大会报告(二)

2014.5.15

  2014年5月7-8日,第三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 本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验检疫仪 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会议邀请了20位从事食品安全和农产品检测的知名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此次共有近400余位专家、学者和约1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了此次盛会。7日下午,来自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蒋士强研究员、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毛婷女士、中国检验 检疫科学研究院的邹明强研究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的金芬副研究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王周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张振伟教授、东华理工大学的晁红 勋教授、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祝立群先生、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周立先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的温焕斌先生和上海矽感信息科技有 限公司的刘鹏先生分别就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内容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现场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蒋士强研究员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蒋士强研究员给我们带来了题为《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大有可为》的报告。

   蒋士强研究员首先讲到,在过去他曾经说过半句对、半句错的话,即:“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是在极为复杂的机制中检测微量、痕量甚至超痕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 或复杂多变的生物性污染。”蒋研究员认为这极易产生误导,被认为不论检测何种目标物和哪一级别检测单位,都必须用高档仪器,其实只省、部级检测监管部门、 科研单位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确证农兽药等化学污染残留物、代谢物和进行多残留分析及检定复杂的微生物和毒素污染时,才需装备高档仪器。对于县(市)级 及其以下的检测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其任务、能力及与上级检测机构的有机衔接,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产的科学仪器设备已能大部分胜任县(市)级 和基层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求。

  最后,蒋研究员分别从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渔药残留检测,添加剂、非法添加物检测,有 毒有害元素及其价态检测,致病菌检验和细菌鉴定的方法与仪器,生物毒素(真菌与真菌毒素)的检测,食品品质与营养成分检测,转基因农产品检测,食品安全快 速筛查技术与仪器和样品前处理及实验室必备的中小型仪器设备方面详细介绍了这十大项检测任务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可用国产仪器设备的典型生产厂家。,在此蒋研 究员呼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科技界同仁们,要珍惜纳税人的钱,谨慎运用,达到既能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又能拉动内需的目的。

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 毛婷  

  来自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毛婷女士给我们带来了题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的报告。

  毛婷女士主要从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的发展背景和历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的技术特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在 首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现状和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在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中的思考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方面的 内容。

  1、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的发展背景和历程

  为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食品安 全现场快速、准确监测和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在国内外无现成技术资料做参考的情况下,借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的原理,奥运前期,监控中心自主 研发了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和500套一线执法人员配备的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组成的首都食品安全快 速检测体系,作为首都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了食品安全现场监控能力,提高了监管效能。

  2、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的技术特点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一是实现了快速准确地同机筛查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性和生物性风险指标,解决了传统快检设备功能单一,检测项目少,工作效 率低,信息化水平低等关键性问题;二是实现了快检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解决了现阶段快检工作存在的程序不规范、上报不及时等共性问题。

  3、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在首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现状

  为适应北京国际化大都市、超大型消费城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满足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及重大活动的技术保障能力,北京市建立了四个层级的技术保障体系。 之后毛婷女士简单介绍了这四个层级的技术保障体系包括市食品监控评估中心、16个区县监控分中心、基层执法监测站点和企业自检体系。

  4、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在首都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中的思考

  最后,毛婷女士讲到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智能化筛查系统适合首都特点,关口前移,延伸了实验室功能;解决了突发事件及重大活动开展现场检测的难题;提供了食品安全风险发现监测途径和目前尚有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邹明强研究员

  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邹明强研究员给我们带来了题为《拉曼光谱在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的应用及发展》的报告。

  邹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传统检测方法存在分析周期长、前处理复杂、仪器大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和有机试剂危害操作人员、污染环境等诸多不足。进而引入了基于拉 曼效应,结合分子振动能级进行物质表征和测量的拉曼光谱法。在我国进行的征集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活动中,国产拉曼光谱仪脱颖而出,仪器集成了测量系统和 嵌入式数据处理系统,并采用触摸控制,集成度高、使用简便。拉曼光谱仪在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利用光路设计,解决了拉曼光学系统稳定性问题,仪器光 路免调节,样品即放即测,大大降低了仪器操作难度和测试时间;研制了拉曼定量检测的增敏试剂,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建立了参考峰归一化方法和特征峰强度 比值法,客服了基质等的影响;建立了橄榄油真伪鉴别、食品包装材料材质鉴别快速筛查方法。建立了600种以上农、兽药的拉曼谱图数据库,填补了食品中农、 兽药拉曼光谱检测数据库的空白。

  最后,邹研究员介绍了拉曼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拓展包括细菌内毒素快速检测技术,液相拉曼生物传 感检测技术和固相拉曼生物传感检测技术三个方面。利用基于纳米粒子的SERS光谱技术来研究生物活性分子的方法结合了SERS光谱和纳米粒子的诸多优点, 可以大大推进SERS光谱技术在涉及生物分子研究领域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 金芬副研究员

  来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的金芬副研究员给我们带来了题为《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对仪器需求影响的分析》的报告。

  金女士主要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和仪器需求影响分析两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对仪器需求的影响。

  1、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

  食品安全监管形势由卫生部门主导的监管体制到多部门分段式的监管体制,再由综合协调下的多部分分段式的监管体制到最后的综合协调下的相对集中的监管体 制。如今的监管体制趋向于一体化:管源头的农业部门、管生产流通和终端的食药部门、负责风险评估与标准制定的卫生部门三家组成的新架构。2013年12月 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 行安全间隔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加强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推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

  2、仪器需求影响分析

  为尽快配齐基层检验检测设备,从监管及成本角度,需要加强食用安全指标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为加强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各地方政府、基层单位可能优先配备 常规检测设备及小型快速前处理设备。最后,金女士分别介绍了不同检测部分所需要配备的仪器:县级质监站重点配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和农业生态环境监 测所需的基本设备;市级检测中心重点配备定性定量分析检测仪器,以及采样交通工具;省级检测中心重点配备高精密度仪器设备,提升在安全检测参数方面的确证 检测能力;部级检测中心仪器设备的配备率要满足本专业范围内所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主要贸易国标准的检测需要;部级研究中心在仪器设备上, 瞄准国际一流水平,高起点引进先进设备,建立现代化的分析测试技术手段。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王周平教授

  来自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王周平教授给大家带来题为《基于核酸适配体的食品危害因子检测新方法研究》的报告。

  王教授首先给大家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做适配体,他谈到适配体就是一小段DNA或RNA分子,能够与相应配体特异性紧密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适配体的优势就分子识别特性而言,aptamer被誉为类人工抗体,它识别靶分子的模式与抗体类似,但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比如稳定性好、与靶分子的结合条件可调控、应用灵活、制备成本低、亲和力高、特异性强、靶分子范围广和易修饰等特点。适配体帅选的基本原理是由随机文库丰富空间构象到PCR扩增指数级富集,再到重复数论或数十轮的筛选富集最后到高亲和高特异性的适配体。利用SELEX技术筛选适配体采用的方法视靶物质的性质而 定,对蛋白类物质要用微孔板筛选,硝酸纤维素膜过滤法,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小分子物质,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和磁固定分离技术;对细菌和细胞采用菌膜上特异 蛋白离心沉淀技术。最后王教授指出,适配体识别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可行性,适配体识别技术可与纳米探针技术有机结合,应用于复杂食品机械时仍有许多 问题需要解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