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打造中国版“林肯实验室”

2015.1.22

105658_201501221027451.jpg

   麻省理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推动了现代雷达技术发展。之后,实验室通过主动和大型企业联合,积极与军方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联合体协同效应,最终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林肯实验室”。

  2014年,一个以信息感知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打造中国版“林肯实验室”的协同创新体,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去年国家“2011计划”评审中以行业产业类第一的成绩正式通过认定。

  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探索解决协同创新联合体存在的难题,旨在打造中国信息感知技术领域新理论、新体制、新技术、新器件的创新研究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像“林肯实验室”那样大规模、跨学科、多功能的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

  实行“双核”理事会

  着力协同体制改革

  一直以来,在中国信息感知技术领域存在着两支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国家级研究队伍。

  一支是源自我党我军缔造的第一所军事高等学校,以理论创新研究见长,拥有被业内同行最为尊敬和信赖的雷达“裁判长”保铮院士等一大批国家高水平专家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据统计,中国信息感知技术相关研究院所60%以上的总工程师、所级领导都从这里走出。

  另一支则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十大军工集团之一,擅长电子装备整机研制生产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据介绍,公司承制了我军70%以上信息感知装备研制,拥有信息感知领域亚洲最强的专业技术研究阵容,其下属研究所研究领域覆盖了信息感知技术所需的全部专业。

  从2011年开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这两支中国信息感知技术领域的国家队,便开始以国家信息感知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双方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以及航天207所、35所等全国多家信息感知技术优势高校和研究所,共同组建了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而实际上,早在2003年,包括协同双方在内的国内相关行业、高校、科研院,就以第一个国家国防“973”项目联合开展协同合作,开启了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协作攻关模式。2007年到2010年间,双方及其所属科研院所签署多领域合作协议,主动面向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和科技前沿开展全方位合作。

  区别于其他协同研究机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刻分析了与自身研究领域有相似之处的林肯实验室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找实现我国信息感知技术从跟踪研仿向自主创新过渡的道路,这就是以高校牵头,协同产学研用,能够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企业各自优势的“双核”运转机制。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章程》明确,中心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建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心的牵头单位,中心实行双理事长制度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

  也就是说,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最高管理机构是一个“双核”运转模式,中心不仅仅由高校领导,企业除了在投入资金外,也更多地参与到中心组建、人员任命的工作中去,协同主体真正实现了深度融合、共同负责,在协同创新体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

  这一体制让原先在项目上零散、短暂的合作,或者是兵戎相见、白刃战的竞争,在共同利益和共同使命的驱使下,上升为系统、长期、固定的战略合作,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步调一致。

  正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指出:协同创新一般是强强联手,但若协同单位之间同质性过强,可能会带来冲突和矛盾隐患。因此,即使是强强联合,也要有知识、技术、资金、设备、政策等要素之间的内在互补性。信息感知技术这个协同体,正好从根源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组建大科研团队

  有效促进人才流动

  信息感知技术是现代战争中获取信息的核心手段,是赢得胜利的关键。因为特殊的性质,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两家协同主体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主动担负着为国家安全服务的重大责任。

  为此,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实行了“以国家需求定任务、以任务为牵引、以任务定方向、以方向定路线、以路线定方案”的管理形式。目前,从组织架构上,中心按方向下设6个研发部、4个管理服务部、1个技术转化平台和1个国际学术交流基地。

  围绕信息感知技术,中心通过对业内有关专家、领导咨询后,理事会根据国家需求凝炼出了信息感知技术领域的三项重大协同任务,并通过学术委员会以任务制定科研学术方向,通过研发部门以方向制定任务的技术路线,最终通过科研团队以路线制定具体研发方案。

  目前,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实现了科研基地共享和人才、设备、成果、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中心现有场地2.8万平方米,汇聚了6大领域18个国家级和教育部科研教学基地,建成了7大信息感知技术研发平台,整合含内外场测试系统在内的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

  在人事制度体系上,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了灵活多样的人才会聚模式,构建了集“发展规划、体制创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应用研究、生产装备”于一体的集约化信息感知技术人才创新链。

  中心按照“淡化属性、按需聘任、动静结合”的原则,实施了瑞达学者引聘计划,设置了首席学术顾问、首席科学家、项目负责人、骨干研究员等八类岗位。中心人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其中固定人员包括核心技术骨干和专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中,长期聘任的面向协同单位和社会招聘,短期兼职的主要是由项目牵引而组织的科研队伍。

  也就是说,来自协同单位的各类人员,在中心工作时只流动并不调动,有效促进了协同创新体的人才流动,初步打开了人才流动的壁垒。通过努力,目前中心已经集聚了包括12名两院院士、8名“千人计划”入选者、13名长江学者、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三百余名骨干人才,紧紧围绕信息感知技术核心问题组建了22个跨单位的大科研团队。

  与此同时,各协同单位还在职称晋升、博导评选、优才引进、人才申报、荣誉名额、出国进修、博士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派出到中心的人员指标单列和政策倾斜。2013年以来,就有刘峥等37人得到岗位高聘,邢孟道等12名教授因突出贡献直接聘为二级教授,周峰等5名副教授破格评为博导,杜兰等8人破格晋升为教授,直接引进“千人计划”8人。

  制定成果共享机制

  初破利益分配难题

  协同单位均是独立主体,成果如何分配是协同创新体要解决的又一个难题。

  在协同创新体的利益共享机制上,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找到了答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了隶属于中心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这一研究院具有独立法人运行资格,为各参研单位、个人的成果收益提供了有效组织保障。目前,各协同单位已投入3700万元货币资产和1300万元无形资产。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实行创新成果的优先转让和共享归属机制。

  按照规定,由中心科研任务产生的科技成果全部归中心所有,由中心负责成果转化的独立实体部门统一实施转化,参研单位可优先转化,有偿使用;论文和ZL共同署名。中心实施“一分投入、三分回报”的原则,尊重投入、尊重贡献,具体收益按照“投入+贡献”分配,严格依据投入量和贡献量,共同确定各协同单位和个人在中心的收益比例。

  此外,为确保中心各类人员能够潜心于科研,激发协同体的工作积极性,推动高水平成果产出,中心还按分类原则制定了有效的考核和评估制度。

  在考核评价上,论文理论成果引入同行评价,其他成果以转化效益评价;业绩实行逐级考核、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弹性考核方式,不同岗位属性考核指标侧重不同。薪酬体系上,实行多元分配机制,基础工资由原单位发放,津贴工资根据岗位设置,业绩工资根据任务量来确定,贡献奖励由工作质量确定。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作为一个协同体承担项目,改变了以前一家承担不了大项目、多家PK小项目的局面,创新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实现“同心同德为中心、同舟共济建中心、同甘共苦促改革、同求存异谋发展”新四同提供了保障。

  在信息感知技术领域的一批关键技术也随之实现了突破。如2013年,中心在信息技术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各一项,还策划了若干共同承担的重大项目,如“863”重大项目、“973”项目、专项任务等。

  中心开展的协同创新工作,还有力推动了信息感知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尤其是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心学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3篇,凸显协同创新对教育的支撑作用。2012年以来,在以雷达为代表的信息感知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位列国际第一。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