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Science:推荐信里的“猫腻”

2016.1.12

  来自美国匹斯堡大学生物医学信息与生物统计学系的副教授Roger S. Day向我们讲述了他在申请经费时遇到的“潜规则”。故事内容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几年前,我曾经邀请几位同事为我的经费申请提供推荐信。其中一位亲自书写了一封,另一位则由于时间紧张,要我自行设计。当时我深表同意,但是对于假装以他人的口吻对我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让我很难受。为了抚慰我的良知,我还是以自己的身份写了这封推荐信。其中的第一人称“我”代表我自己,而第二人称“你”代表我的那位同事。这其实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如果这位同事仅仅是签名然后寄出这封信,而没有转换主格的称谓的话,那这封信的本来面目将暴露无遗。对此,我十分感谢那位同事最终修改了这部分令我尴尬的内容,并添加了一部分自己的评价。 “这对于申请者以及推荐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之后,在练习经费申请写作课上,我向老师询问了这一问题,并描述了我的困惑。得到的回复是“过去的就过去了”,因为实践中这是很常见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一封由有名望的资深专家提供的推荐信对于申请者申请入学、求职、以及经费申请来说都有极大的帮助。然而,要想写出一封真实的,有含金量的推荐信,有需要的推荐人对申请人具有相当的了解,以及需要足够的时间,这在实践中显然是不可能的。另外,仅仅根据薪水的高低来判断,推荐人的时间相对于申请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虽然这一看法不太可靠)

  因此,推荐人往往会说:“没问题,我很乐意帮助,然而我现在很忙,你能不能帮我写好送过来?”这会使申请者十分迷茫。仔细想想,假装自己是别人,然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这是多么尴尬的事情!

  事实上,审稿人从字里行间能够轻易看出这封信来自申请者本人之手。发现这一现象后该推荐信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之后,即使推荐人本人提交一份详细的,本人亲自书写的推荐信,其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

  更为可怜的是,如果申请者受到多个推荐人的相同要求,他将向同一委员会提交两封以上风格完全不同的推荐信,但事实上都出自本人之手。由于时间紧迫,申请者们不得不向这些推荐人提交风格相似的草稿,希望他们能够后续进行修改使其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当委员会对资料进行审阅时,经常会发现两封推荐信几乎一致的情况。显然申请者将面对一个失败的结果,其中推荐人的不负责任起到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最坏的结果是这一潜规则将深深地嵌入申请者的脑海里:“反正每个人都这么做”,显然,这些学术瑕疵不仅仅能够被容忍,而且还被学术领袖们所推崇。这将导致学术领域信任度的下降。更坏的结果是这将会引起其它学术造假的行为,比如数据造假。这使得一些学生对他们的导师的尊敬程度下降。

  但你们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如果你是一位推荐人,你被要求写一封关于申请者的推荐信,只要注明“该信的所有内容均由信件签名人所写”。如果你是申请人,一定要坚持你的推荐人亲自撰写推荐信。如果我们都这样坚持,学术风气将会变得纯净。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