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高官落选院士”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2011.12.23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54名新当选的院士名单,政府高官或曾经任职的高官全部落选。此外,企业高管仅存3人当选,为中石油原副总裁胡文瑞、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总经理丁荣军。

  在职和卸任的政府高官全部落选,企业高管也仅存3人。这一评选结果,体现了此次院士评选的公平公正,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好评。

  应该说,人们认可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并非单纯出于对政府高官被淘汰出局的庆幸,而是缘于公众对学术领域敢于与官本位切割,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学术回归圣洁透明的由衷企盼。面对评选结果,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表示:“院士评选标准是对所有被提名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对高级干部、企业老总,还是对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这种“标准”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态度,说到做到、有诺必践的诚信作风,着实值得肯定。

  近年来,无孔不入的潜规则导致社会道德不彰、诚信缺失,学术界学风浮躁、功利盛行、弄虚作假、“仕”“士”穿越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对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性产生习惯性质疑。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院士评选过程与结果,关键在于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学术精英和最高学术称号。在人们的习惯性认知中,“院士”就是“人才”、“专家”、“学者”,“院士”的言论和见解,就意味着“权威”和信任。人们不希望权力、金钱、猫腻染指这块圣洁的领地,企盼以公开透明、客观公平的院士评选,引领学术界廓清阴霾、拨乱反正、回归公信。

  “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是院士增选恪守的原则底线,也是此次院士评选的最大亮点。由于“科学”本身即是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发展先进,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学问,因此,人们把“科学家精神”归纳为“公正”、“简单入手多元思考”、“证实加证伪”、“理性怀疑”、“争论与激励”、“耐得住寂寞”、“耐得住不解”、“具有普世情怀”等8个方面。而“公正”被排在首位,足见“正直、不偏私”品德对科学家的极端重要性。在2009年院士评选时,中国工程院就出台新规,要求新增院士除业务考核过关外,必须具备优良的学风、品德和生活作风。而此次评选,中国工程院再次以对官本位说“不”和对虚报材料、拉票助选行为零容忍的实际行动为端正学风作出示范。

  院士评选虽然落幕,但社会维护学术公正透明的使命仍任重道远。人们期待此次院士评选活动展现出的不媚权、不容假、不留情的求真求实精神能够发扬光大,公众抵制行业潜规则、关注学术清明的热情与日俱增。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