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川大牛人实验室: 超一半是“青千”学者

2016.4.06

  青年千人计划,是国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遴选顶尖人才的发展战略。入选“青千”的学者可谓“万里挑一”,年轻、海归、在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在四川大学,有座“牛人辈出”的实验室,引进了18位“青千”学者,将成都在近年里引进的所有“青千”囊括了近1/3。

  他们都从事相同的领域——生物治疗,在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上引领着行业的前沿方向。他们是谁?他们在研究什么?成都商报带你揭开“最牛实验室”的面纱。

  有多牛

  相关领域里 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科研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南门,一栋砖红色的3层小楼隐藏在林荫下的小院子里,穿着白大褂的年轻面孔进进出出。小楼的外墙上挂着3块金色的牌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综合性药物研究技术开发大平台”。

  就在这座小院子里,实验室用短短2年的时间,引进了33名高端顶尖创新人才,其中目前到位的有18名“千人/青千”学者,另有长江/青年长江学者4名。与此同时,他们的办公地点也从主楼3层的两间不足10平米的房间拓展到整座院子,连主楼一层的过道都被改造成了实验室,堆满了仪器、冰箱和药物。

  院子里用彩钢板修建了2栋联排的临时实验室,一栋用于天然产物分离,即寻找潜在药物;一栋用于药效药理实验,包括小白鼠、斑马鱼等种类的几万只小动物饲养在此,等待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它们身上试用。

  大规模地引进人才始于2013年获批国家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3年前,以四川大学为主体,协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协和医院3家高校和机构,协同创新中心打通生物医药相关学科,整体发展、取长补短,成为相关领域里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科研中心。

  借着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和资金,高水平人才如同开闸的洪水向实验室滚滚涌来。

  做什么

  寻求基因技术突破 瞄准肿瘤和遗传病

  18名代表各自领域高水平的学霸们聚集在一起,会“核变”出怎样巨大的能量?他们又与其他引进人才一起创造了怎样的成绩,今行业注目?该实验室用最新的数据捧出了热气腾腾的喜报:两个(Ⅰ)类新药获得临床1期批件,这意味着研发的新药终于进入人类的探索性治疗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Ⅰ类新药是完全创新的,我国很少能研发。

  成功之路绝非一蹴而就。记者昨日在实验室里看到,每一层楼里都穿梭着研究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往往以实验室为家,一呆就是一整天。除了自己做实验,“青千”学者们还要带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研讨班、指导实验。

  该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向教授告诉记者,他在实验室工作了10年,看着实验室逐步壮大发展到今天,最明显的感触就是引进的高端人才为实验室灌输的激情和干劲。

  “陈崇教授早上5点就到实验室来工作了,晚上很晚才离开,真的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向教授还讲到了“青年千人”程伟教授的例子,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毕业回到川大后,几乎每个假期他都固定出现在实验室,连过年都只陪了家人几天。

  而他们的埋头研究引领着相关领域昂首向前的最新方向。最简单地说,被疾病折磨的病人很可能因为他们的研究重获新生。就如同药效药理楼前贴的告示所言:“它们不是鱼,它们是希望。”

  仅30出头的姚少华教授介绍,别看他每天面对的是五颜六色的斑马鱼,由于它与人类基因有着87%的高度同源性,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很突出,拇指大小的鱼改变的可能是人类受梏于疾病的困境。因此,他在斑马鱼身上研究遗传病和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寻找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从鱼嫁接到人身上的可能。

  留人才

  综合优势 协同创新中心和完整的技术链

  2015年3月,四川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四川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医药产业创新高地、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和健康服务业基地,其中首要任务便是自主创新驱动计划,支持设立临床前创新药物开发联盟。这意味着,四川将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龙头。

  而四川大学的生物治疗国家创新实验室早早迈出了引进人才的一步。2014年开始,实验室计划用3~5年的时间从海外引进50名高端拔尖创新人才,目前时间未过半,目标已初步告捷。

  背后的“伯乐”是该实验室的主任魏于全院士,他“相人”的标准简单却严苛——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但人才引进的过程也是艰辛的,海外求学的学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多从未到过成都,无论是对地域还是对学校,都不算熟悉。川大的实验室是如何跟北上广的科研团体竞争,把人才挖进来的?

  答案在于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即协同创新中心和完整的技术链。由于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了有关生物医学的所有学科,川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就发挥了出来。向教授表示,生命科学不仅是医科,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都息息相关,而它们恰恰是川大的优势学科,这在其它高校是难以比拟的。此外,实验室凭一机构之力,囊括基因发现、靶点鉴定、虚拟筛选、药物合成、药理药效、临床(前)实验等全技术链条,让每一位到来的人才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展望,免却“拓荒”之苦,也是很大的吸引因素。

  2015年入选“青千”计划的戴伦治就是借助多学科优势转型的例子。他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之前,一直以有机合成化学为方向,后来却转行做起了蛋白质修饰,来川大和医科背景的同事们一起工作。

  “这才是最牛实验室的最牛之处,敞开环境、资源共享,每个人的知识、技术和思维都在不断迎接挑战,不断重塑。”向教授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