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王前飞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血液学教授Michael J.
Thirman合作开展的“MLL融合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致病机制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其研究论文《MLL融合蛋白在白血病基因组中选择性调控MLL野生型的部分靶基因》(MLL
Fusion Proteins Preferentially Regulate a Subset of Wild Type MLL Target Genes
in the Leukemic
Genome)于近日在Blood杂志发表。该项成果揭示了MLL融合蛋白通过选择性调控野生型MLL蛋白的部分靶基因,进而推动急性白血病发生的致病机制,为我国白血病及其肿瘤基因组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意义。

  MLL白血病是一类预后不良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于染色体易位形成MLL融合蛋白而得名。野生型MLL(Mixed Lineage
Leukemia)基因编码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通过催化H3K4甲基化而激活一系列在血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表达。染色体易位后形成的MLL融合蛋白通过募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DOT1L来催化H3K79甲基化,引起全基因组转录表达的紊乱。然而,失衡的转录组中哪些是MLL融合蛋白的直接靶基因和关键的致病通路,目前尚未有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