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食品安全让市民“吃”出焦虑症?

2008.11.18

扬州网讯 鸭血粉丝猪血造、橘子里有蛆虫、牛奶添加三聚氰胺、问题鸡蛋……最近一段时期集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许多市民在考虑吃什么时很犯愁,部分市民甚至“吃”出了焦虑症:到底吃什么才安全?对此,心理专家表示,克服食品安全焦虑,需要理性分析,消除内心潜在的危机感。

消费者谈“食”色变

牛奶掺加三聚氰胺曝光后,陈女士带着自己1岁多的儿子,到医院检查,确诊无肾结石后仍不踏实,又接连跑了几家医院才安心;市民徐女士则表示,以前吃水果,吃出虫也没当多大事,可当看到电视新闻里,蛆虫在橘子里爬的情形,突然间觉得很恶心,现在路过水果摊,看到橘子就浑身不舒服……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的同时,也引起市民对“吃”的焦躁,“都说‘民以食为天’,突然什么都不敢吃了,真好像天塌了的感觉。”,“以前喜欢跟朋友吃烧烤,喝点啤酒,现在想想,自己‘享受’的美味,竟然可能是流浪猫或病死的猪的肉,简直令人恶心。”

专家:

科学鉴别 不必过度恐慌

针对食品安全导致的市民焦虑心理,记者咨询了扬州市五台山医院心理咨询室吴人钢主任,他表示,食品安全接二连三出现问题,市民对此不必恐慌,要理性分析,学会科学鉴别,一味排斥,只能产生负面情绪,导致消极的心理暗示以及猜疑,要从自我做起,抵制消极信息的传播,掌握一些鉴别常识,提升自身科学鉴别食物能力,如果出现极端心理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心理医生,进行“认知治疗”,对食物重新认识,另外,日常生活中,多接触正面、阳光的事物,抵消心理阴暗面,消灭潜在的不安全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