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技日报:强国大业寄望创新人才

2010.6.08
  从1901年到2007年的107年间,全世界共有518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目前我国本土还没有出过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5%,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达到了75%……

  人才!人才!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当国人为“钱学森之问”而陷入深思时,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才规划为中国未来人才发展描绘出了清晰的图景。

  今天,《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这个被称为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历时两年,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系统、最完整也是成果最丰富的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由30多个部门、40多名来自经济、教育、科技、社会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牵头,研究形成了42个战略专题和重点问题研究报告,以及161个子课题研究报告,参与研究和编制人员近2000名。

  《人才规划纲要》不仅摸清了我国人才队伍的“家底”,还确定了我国面向2020年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到2020年,我国将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放”……目标之高、指向之广、部署之周密,无不彰显出规划纲要的战略眼光和深远用意。

  目标高远:人才强国

  “第一次把建设人才强国作为奋斗目标,这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文本的形式,针对人才发展工作,面向2020年战略目标,作出的完整而又系统的中长期规划。”《人才规划纲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组专家、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告诉记者,该规划是在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的一项子规划,是与科技、教育等国家若干领域发展规划相并列的专项规划,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规划。

  “在愈益依靠知识的创造、获取和应用推动的现代经济增长中,资本等传统要素的贡献正在逐步降低,而知识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则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规划,正是为了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供人才支撑。”王元说。

  “未来12年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如何定位,这是编制规划纲要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人才规划纲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组专家、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把建设人才强国作为奋斗目标,是必要的,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研究测算,也是切实可行的。

  “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表明我国第一次把建设人才强国作为奋斗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

  《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等一系列新理念。在胡鞍钢看来,新中国60多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人不断实现现代化,即全国所有人口的现代化要素――受教育年限、技能经验、专业化程度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变化。“只有中国人口不断现代化,人力资本不断跃升,创造力不断释放,人口众多才不再是发展的沉重‘包袱’,而是发展的最大‘源泉’;不再是发展的制约‘劣势’,而是发展的最大‘优势’;不再是发展的‘负债’,而是发展的最大‘资产’。”

  在专家顾问组专家、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看来,今天,已是“轻的GDP胜过于重的GDP;绿色GDP胜过黑色GDP”的年代,而这样的GDP,主要是代表世界最先进生产力的人才创造的。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抢夺新兴技术产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新一轮全球人才争夺战。纵观历史,美国能够在上个世纪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就在于其实施了适应全球新趋势的国家人才战略以及人才建设长远规划。据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王辉耀介绍,“二战”后,当时美国培养的诺贝尔奖得主只有德国的1/3,但半个世纪过后,全世界1/3的诺贝尔奖得主是“美国制造”,并且自然科学领域的2/3以上的诺贝尔奖得主都被美国聘用。美国还吸纳全世界最优秀青年来美国深造,每年按计划接纳14万“杰出人才”职业移民,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

  路径明确:人才优先

  “把‘人才优先’放到与自主创新同等重要位置”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讲的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实际做的是“见物不见人”;讲的是把人才放在“战略地位”,实际做的是人才“略占地位”。这种“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人才优先”是《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和核心内容。“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被认为是我国人才思想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基本路径。

  人才优先发展,包括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这4个方面的内容。纲要编制工作首席专家、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认为,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当把“人才优先”放到与自主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人才强国。

  “人才优先发展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选择。”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用4个“必须”来概括:必须真正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必须优先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体制机制;必须优先开发利用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和两种人才资源;必须优先研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优先”战略往往是后发国家赶超的“制胜法宝”。王通讯分析了20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的3次令人瞩目的成功赶超: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秘诀在于,这3个国家都采取了‘人才优先’的战略决策,即追赶国对本国人才开发的优先投资与超前投资上。”

  王元也认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就是确立人力资本优先投资、优先积累的原则,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包括对国民教育、健康、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在整个国家财政的支出比重。

  短板补齐:聚焦“塔尖”

  “把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次《人才规划纲要》一个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把‘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之首,将创新型科技人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元告诉记者。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规划纲要确定的“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体现的一大特点,就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因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工业大而不强,包括企业不强、技术不强和产品不强。而这‘三个不强’的背后是‘两个不强’,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创新能力不强。”杨伟民坦承。

  “在讨论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时,大家都深切感受到人才创新能力不强以及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特别是重点领域人才紧缺。”全程参与规划纲要编制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樊立宏告诉记者,提出“高端引领”,就是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先导的。

  规划制定之初有23个专题研究,其中之一就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呈典型的“矮胖型”金字塔结构――塔基庞大而塔尖低矮,即科技人才资源雄厚,但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且总体水平不高。例如,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另据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1997年到2006年收录的论文统计分析,各学科排前的250名高被引作者,全世界共约6097人。其中,第1位美国有4061人,占总数的65.9%;中国只有19人,仅占0.31%,而且其中15人来自香港。6097个高被引作者中,中国大陆仅有4人。

  “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短板,会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王元表示,我国还缺乏国际一流的科学大师,缺乏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现代企业家和产业科技人才,科技队伍不能有效满足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的巨大成功,关键在于有一批像钱学森一样的世界顶尖科学家领导的高水平人才团队。但是,目前中国这样的高水平人才和团队还太少。”王元说,这种人才短板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国国家竞争力将长久停留在低级阶段,从而在国际竞争格局中长期受制于发达国家。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正是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评价、使用、激励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等各个方面“排兵布阵”,呼唤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大量涌现。为此,我们有理由期待。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