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科院科技成果知识创新统计结果

2007.9.22

金秋时节,我们走进中国科学院,走近奋斗在创新前沿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听他们讲述知识创新的故事和体会。

    作为国家最高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着骨干和引领作用。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试点。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较大幅度凝聚与提升了科技创新目标,部署了一批新的科技生长点,大幅增强了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整体科技布局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与之相匹配,中科院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资源配置制度改革、评价体系与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大手笔,描绘出了一番新气象。

    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不断深化对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规律以及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科技产出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和顺利实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热情,增强了我国科技界创新的自信心,促进了全社会创新意识的提升,扩大了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并对其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改革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美国科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德国马普学会主席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任等都对知识创新工程给予高度评价。国际科学院委员会认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是“一项雄心勃勃的为期12年的计划,旨在改革和激活中国的科技基础设施。该工程的领导者通过大量在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来实现科技创新。”

    ——编者

    据统计,2005年,中国在国际各领域居前20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论文数量占全国同期总量的一半以上,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45篇,占全国的71%(图为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

合纵连横显优势

陈凯先
 
   中科院瞄准“基因组时代”国际生物医药科技发展前沿,把防治重要疾病的药物创新研究作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战略突破口,以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为依托单位,组织院内10多个单位,于2002年启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和药物创新体系建设”。

  新药研发体现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前沿的新成就和新突破,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和集成。参加本项目的单位共有10多个,除了生物类的研究所外,还有资环类的南海海洋所、高技术类的上海有机所、大连化物所、理化技术所等。这种整合,集中了全院的优势力量,跨越了地域和学科的局限,实现了技术优势和地域资源优势的集成,实现了东西部联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建立的技术平台之间的衔接与联系被加强,克服了某些局部、某些方面存在的分散多头、自成一体的情况,充分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形成了较为完整高效的创新技术链和价值链,充分发挥了平台体系的功能,更好地体现中国科学院在药物创新领域的整体实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项目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和重要进展。作为我国重要的药物研究机构,上海药物所研发的治疗心血管新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抗感染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完成了临床研究,获得(或即将获得)新药证书,其中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实现了产业化。此外,抗早老性痴呆新药希普林等6个新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免疫抑制作用新药LLDT—8等6个新药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其中部分新药还通过国际合作在发达国家开展临床研究和产业开发,如抗早老性痴呆新药希普林将有可能成为我国自主研发、在国际主流医药市场有较大影响的第一个新药。

  点评:这一项目下设的6个课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既实现了技术优势和地域资源优势的集成,也体现了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的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结合、技术平台体系建设和创新药物研发的结合。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不仅体现在获得新药证书等物质层面,而且体现在如何发挥中国科学院综合优势上进行了体制、机制创新。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