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东北地理所变化环境下嫩江流域水文水资源响应研究获进展

2012.10.23

  变化环境下水文响应及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嫩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和湿地集中分布区,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嫩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规律,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变异性,相继带来支流河道断流、水旱灾害频发、湿地退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一系列突出的水与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上当前粮食增产工程大规模引水发展灌区对水资源提出新的更高需求,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不确定性,必将对区域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文与水资源学科组针对变化环境下嫩江流域水文水资源响应及其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Mann- 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Pettitt检验和降雨-径流累计曲线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嫩江流域气温、降水、蒸散发和径流时空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主要结果表明:近50年来,嫩江流域气温整体呈显著增长趋势,降水量整体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右岸减少,而左岸增加的变化趋势,此外,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水文要素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嫩江流域径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突变点检验为1974年的基础上,将嫩江全流域径流变化划分为基准期(1956-1974年)和人类活动影响期(1975-2009年)。在嫩江全流域范围内,甄别出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9.6%-80.3%,上、中、下游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9.7%、27.3%和30.4%,分析得出降水、土地利用变化和水利工程建设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成果将为嫩江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湿地恢复和保护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关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0CB428404)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 Q06-2,KZCX2-YW-126)联合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和《水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上。

  相关论文:

  L. Q. Dong, G. X. Zhang, and Y. J. Xu.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runoff in the Nenjiang River Basin, Northeast China. Hydrol. Earth Syst. Sci. Discussion, 2012, 9: 11521-11549. (Doi: 10.5194/hessd-9-11521-2012)

  Xiaqing Feng, Guangxin Zhang, Xiongrui Yin. Hydrologic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in Nenjiang River Basin, Northeastern Chin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1, 25: 677-689.

  徐东霞,章光新,尹雄锐. 近50年嫩江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水科学进展, 2009, 20(3): 416-421.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