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美入侵植物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2010.11.03

  10月20日至28日,中美入侵植物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美国内华达大学、杨百翰大学一行6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研讨会,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共同资助。

  研讨会上,美国内华达大学Bob Nowak教授作为项目首席详细介绍了美国科学基金会EAGER(概念性探索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随后,双方科学家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进展,包括荒漠植物对外界条件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与形态可塑性、微生物与植物根系和土壤的相互作用及其反馈机制、荒漠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形态变异、干旱生态系统放牧与管理,以及入侵生物学在物种和景观尺度的模型研究等领域。并就未来拟开展合作研究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初步确定了以物种成功入侵机制为研究核心,从生态位分异、植物可塑性、环境影响因素、种间竞争、繁殖压力、天敌释放、可利用资源等方面,开展大尺度对比研究,并通过构建不同尺度模型,将不同方面的研究进行整合,最终为干旱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据悉,研讨会召开之前,美国学者在新疆生地所有关人员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莫索湾沙漠研究站、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天山冰川观测站,以及天池自然保护区、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对新疆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生境做了调查,在详细了解新疆主要植被类型和荒漠生态系统主要建群种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合作研究样区和主要目标种。

  目前,有关干旱区生物入侵及其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尚十分缺乏,全球范围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干旱区生物入侵过程与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此次联合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增加了中美两国科学家相互之间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实施中美入侵植物合作研究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48955_201011041131031.jpg

学术研讨

48955_201011041131032.jpg

学术研讨(2)

48955_201011041131033.jpg

野外考察

48955_201011041131034.jpg

入侵植物调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