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果蔬催熟剂不会致人性早熟

2013.9.03

  芒果用生石灰催熟、香蕉用乙烯催熟、西瓜打膨大剂……瓜果通过化学试剂催熟和保鲜早已不是业内秘闻。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会不会使果实变得有毒,或者降低它的营养价值呢?

  大多数水果靠自我或相互催熟

  小辛买回来新上市的青枣,洗净吃了不到20粒就肚疼得厉害,开始以为是肠胃消化不良,后来又尝试了5粒,又开始肚疼。小辛就将枣搁置在冰箱里,结果一天时间里,原先青红相间的枣皮,完全变成了像花生米皮一样的红色。这是打了过量催熟剂造成的吗?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吃的真相》作者云无心表示,光从描述中无法判断。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阮光锋则指出,现在的果蔬往往要经过长途运输,所以,多是在还未完全成熟时就采摘下来;但采摘下来的果实依然有呼吸,有生命活动,也会分泌天然的植物激素--乙烯。这是一种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所以,青红色的枣放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成熟,变成完全红色。因此,光凭这一现象,并不能一概认为是人为添加的乙烯催熟。

  某果品电商网的仓储管理负责人说,蔬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成熟或过度成熟散发出乙烯,必须尽快将这些蔬果处理掉,否则容易催熟其他蔬果,所以今天的果品来货是不能和昨天的货放在一起储藏的,而如果想要催熟一批货,可以在这批货里放入几个熟透了的香蕉或苹果。"一般来说,也有在箱子里放一些人工合成的乙烯剂来催熟的,但除了芒果这样熟透了难以运输的热带水果不可避免会使用人工催熟技术外,大多数水果都是自我催熟或靠别的水果催熟。"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仓储管理者说,依他的经验,熟透的香蕉的乙烯挥发量特别大,所以都是当天到货当天隔离存放的。

  作为农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低

  "一般人为使用的最普遍的催熟剂是乙烯,它是水溶性的,用清水冲洗和浸泡是可以去掉的。"阮光锋说。实际上,商家为了延长保存期、避免贮运途中过早成熟,在使用催熟剂时都会控制使用量,如果使用过量,不仅让果实成熟的速度加快,也加快了果实腐烂、损坏的进程,不利于储货。所以,很少的乙烯使用量,谈不上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催熟剂在农学上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康玉凡解释说,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农药,通常是指通过化工合成和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得到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类化合物)类似的有机物质,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催熟、保鲜、脱叶、防落、抑制或促进生长等效应,其作用与植物的内源激素相一致,使用量微小,在几个ppm到数十 ppm不等,在农作物生产中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药管理条例》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药进行统一管理,对使用量也有严格规定。

  既然是农药,自然有农药的一般特征。阮光锋说,农药按口服每千克体重半数致死量的高低分为6类: 特剧毒、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农药, 不以杀伤有害生物为目的, 所以其毒性一般为低毒或微毒,合理的使用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植物生长剂与植物内源激素相对应

  康玉凡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是相关而又有明确区别的概念。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器官分泌的一些数量很少而效应很大的有机物质,也称内源激素。它从特定的器官形成后,就地或运输到别的部位发挥生理作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目前内源激素公认的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另外有人将油菜素甾体类、茉莉酸类也列为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指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与常见的植物激素相对应,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此五大类。

  由于植物体内的植物激素含量甚微,如果从植物体内提取植物激素再应用于农业生产,非常困难,成本也很高。于是,人们就采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类似植物激素功能的有机化合物,这便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内源激素,它通常是具有植物激素作用的一类外源有机物质,在较低的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促进或抑制作用,从效果上起到了植物内源激素的作用。后来人们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从而一次使用达到多种效果。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复配产品。但是,无论是哪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无论如何复配,都对应于最基本的五类植物内源激素。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