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海洋所和獐子岛渔业集团合作取得良好进展

2010.5.1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獐子岛渔业 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联合组建。联合实验室重点针对海洋健康养殖发展新的重大需求以及海水养殖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两大关键问题,围绕海洋生物养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以生态和谐为基础,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以产品安全为主线,以海域环境监测与周期性调查为能力支撑,开展海洋农业种质创制与遗传管理、生态养殖与环境调控、水产品高值化利用、食品安全管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系统集成,实现海洋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示范平台。

  联合实验室向国内外学者开放,设立联合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定期向国内外学者发布项目申请指南,吸收国内外海洋科学领域优秀学者到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紧密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需求,解决企业急需的关键支撑技术和保障手段;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站建设”项目为能力支撑,以院企合作的方式构建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系统;支持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海洋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第一期开放基金支持4项课题,獐子岛渔业集团提供科研经费450万元,执行期限为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

  自组建至今,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些标志性成果取得突破,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性作用得到初步显现,包括确立了联合实验室理事会、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联合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条例等,提出了联合实验室近期建议开展的工作。此外,通过院地合作方式建立的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已经完成了5套主观测浮标阵和3套组合潜标系统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北黄海(獐子岛)海域观测网络体系,将为科学研究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联合实验室第一批开放研究基金课题亦取得了良好进展。

  獐子岛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评价与预警预报体系研究课题自2009年7月起,每月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初步查明了獐子岛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发现海区营养盐主要受黄海冷水团、降雨的影响;8月份调查发现降雨后表层叶绿素显著升高,说明降雨导致的环境变化易导致浮游植物快速增殖。通过检查浮游植物组成发现,甲藻比例略有升高,但网采样品中并未发现有毒藻类。但是,同期长岛的调查发现大量有毒藻类,说明夏、秋季降雨导致的浮游植物水华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冷水团存在期间,底层硝酸盐和硅酸盐显著积累,但是对其他组分的营养盐积累作用并不显著;在獐子岛海域新发现了大量胶质生物和特异性的纤毛虫集中分布。

33393_201005171649111.jpg 33393_201005171649112.jpg

獐子岛海域观察到的两种大量发生的水母

  虾夷扇贝亲本保育与遗传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紧密结合獐子岛渔业集团2009年苗种生产情况,完成了对引进的日本贝、褡裢岛海域贝、大耗岛贝的表观性状、性腺切片、能量代谢以及病原菌与贝毒的检测等工作,发现脱毒海域贝的性腺发育优于原海域贝的性腺,暂养于脱毒海域贝的活力要高于原海域的贝;通过三次水样检测和两次贝体检测发现,在大耗岛海域的贝类群体,其弧菌总数、细菌总数高于其它群体和其它海域;该研究结果已在今年的生产育苗中得到初步应用,对生产中的亲贝进行脱毒处理后育苗,取得较高的苗种育成率。

33393_201005171649113.jpg

暂养于脱毒海域乌莽岛海域的褡裢岛贝(WTL)与原海域的褡裢岛贝(TL)的肥满度对比

  虾夷扇贝种质改良与增养殖病害防治关键技术课题2009年培育橘红色闭壳肌虾夷扇贝家系100多个,至2009年10月中旬已育成大规格苗种1.5亿粒以上,筏养300余亩,底播2万余亩,证实了红色肉柱产生的机理是突变个体在闭壳肌中富集了大量类胡萝卜素,分析了橘红色闭壳肌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发现两个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8890,遗传距离为0.1177,反映了选育并没有造成遗传多样性明显下降,经过5代选择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保持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近交效应。“海大金贝”已获得新品种证书。

33393_201005171649114.jpg

 “海大金贝”

  海珍品养殖环境调控与节能减排设施的工程优化课题开展了鲍鱼循环水养殖小试研究,设计了鲍鱼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及水处理工艺,在獐子岛渔业集团构建了4套占地面积为4000m2的鲍鱼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并进行了试运行。开展了刺参环境友好型饲料的研究,通过对8个配方的筛选,得到了1个较优配方,共生产环境型饲料12吨。经过6家海参养殖厂对越冬参苗的投喂,效果显著,主要反映在海参喜摄食,海参粪便颜色、形状、易散性好,养殖池水清,池底较喂传统饲料溶氧高,倒池时间间隔加大,部分厂家将7~10天倒池改为10~12天。

33393_201005171649115.jpg

鲍鱼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车间

  通过合作双方的大力支持和精诚合作,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度獐子岛渔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海洋牧场开发突破1000平方公里,全面实现了生态养殖,企业获得了国家创新型示范、中国营销标杆企业和中国食品产业标杆企业等称号。

  目前,双方正在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獐子岛渔业海洋开发研究院”,利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人才培养、引进上的优势,以及獐子岛渔业集团政策上的灵活优势,共同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建立新的产学研模式,开辟新的研究与开发领域,如海洋食品加工、生物制品、海洋药物、营养品、化妆品等生物高质化利用,走多元化的道路,建立良好的价值链评估体系,以及完善的研发与生产模式和人才管理模式,探索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和海洋开发战略模式,开创院地合作新局面。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