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孙立成教授在《自然化学》期刊发表评述文章

2015.9.30

  9月29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孙立成教授应邀在2015年9月出版的《自然化学》期刊以“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晶体铰链”为题发表文章,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电池的稳定性等)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剖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能源问题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作为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了从源头创新、抢占高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及基于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考虑,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以政府预算方式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开发新型低成本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它犹如一匹黑马,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其光电转换效率迅速攀升到20%。这类太阳能电池结构简单,主要由碘甲胺与碘化铅构成的钙钛矿晶体作为吸光材料,两侧辅助以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组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科研领域之一。

  孙立成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首批入选者,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部长,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首席教授。研究方向涉及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化学、化工及纳米材料等学科交叉领域),在分子水平太阳能转换如人工光合作用, 生物光体系II(催化水氧化)及氢化酶活性中心(催化质子还原)化学模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分子太阳能电池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发表SCI论文和专利400余篇,其中有50多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期刊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