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降“地耗”比降“能耗”更迫切

2011.2.18
  我国单位GDP能耗过高已是共识,但我们对同样重要的“地耗”却并未足够重视,仍未意识到毫无节制地浪费土地是在竭泽而渔,在吃子孙饭。

  降单位GDP能耗,国人已耳熟能详,甚至亲身体验,如被限电,而经济增长的“地耗”过高现象却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半月谈》记者分赴江西、重庆、河南、广西等地采访调研发现,土地粗放使用的方式仍在延续,而建设用地的缺口却越来越大。

  我们从小被告知,中国地大物博。多年之后,我们才明白,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一旦虑及13亿人这个大分母,地便不再大,物也不再博。如人均耕地面积,我国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

  可怕的还在于,随着一些地方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18亿亩耕地“红线”堪忧。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199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2006年10月31日,只剩18.27亿亩。10年净减少1.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1240万亩!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被认为是奇迹,如果按照这样的土地衰减速度,我们很快就要回答“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可怕的现实议题。

  粮食安全,只是可耕用土地急剧减少的危机之一,背后还隐蕴着更多潜在的危害。农民的土地被一些地方和开发商征用之后,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生活出路、社会保障等问题;地方政府动用行政甚至司法力量违法违规侵占土地,必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过多土地被征用,难免增加失地农民,进而触发社会矛盾,危及社会和谐;在个别地方,还引发地方官员的腐败和“权力寻租”问题……

  土地,作为资本变现也罢,作为固定资产投入也罢,它确实为地方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也就是说土地财政在某一特定时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是过犹不及,过分依赖土地必然会出乱子。毫无节制侵占、违法违规使用、大量浪费土地等时下常见的乱象,便是“过”的表现。像中部某县用2000多亩的农田和山地建起一幢豪华的办公楼和一个占地上千亩的文化广场,如此用地简直就是败家子行为。

  中央政府对此也很重视,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频频出招,百日清查行动、土地执法督导、出台处罚办法、处罚违法违规用地者、对问题严重的地方政府进行约谈……令人尴尬的是,国土资源部四面出击,疲于奔命,而一些地方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却是此起彼伏,有增无减。2007年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开始才两个月,就清查出3万多件违法违规案件;3年后,2010年的调查,全国31个省区市都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超过三成。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尚如此,遑论其他项目?

  我国单位GDP能耗过高已是共识,节能减排被写进“十一五”计划,被分解成地方政府的硬任务,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得到了比较好的执行(有些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得不理想的地方政府,到年终岁末不得不采取强制性限电措施)。相对而言,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能耗的“地耗”(土地是一种稀缺且不可再生资源,土地消耗可以说比能源消耗更紧要),仍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仍未意识到毫无节制地浪费土地是在竭泽而渔,在吃子孙饭。为可持续发展计,应将降低GDP的“地耗”早日提上议事日程,像降能耗一样,任务层层分解,刚性问责,切实把它降下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