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昆明动物所新型实验动物树鼩MHC I类分子研究取得进展

2013.5.2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不仅参与移植排斥和T细胞的分化发育,在免疫应答的启动和免疫调节中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MHC还与很多疾病易感性和病程进展都有密切关系。树鼩(Tupaia belangeri)是一种新型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树鼩MHC的研究特别是MHC I类基因的研究现在尚属空白。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郑永唐学科组最近初步阐明了树鼩MHC I类分子的结构、多态性和剪接体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基因的SNP和平衡选择。

  博士研究生张喜鹤等在导师郑永唐研究员的指导下,首次从19只中缅树鼩中分离出了21个全长MHC I类分子。与灵长类相比,这些分子的CD8+ T细胞结合位点,N-糖基化位点和4个形成链内二硫键的半胱氨酸位点都很保守,表明这些分子很可能会行使MHC分子递呈抗原的传统功能。通过分析发现树鼩 MHC基因表现出以下特性:1.高度的多态性;2.单元型遗传;3.连锁不平衡。树鼩MHC分子与人和恒河猴相比相似度虽然很高,但是在外显子2、5和6 中共缺失了5个氨基酸。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树鼩MHC分子也是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其中外显子长度与灵长类相似而内含子的长度有较大的差异。核酸序列分析发现外显子2和3表现出了很高的多态性,其它位点则表现比较保守。同时还发现树鼩MHC I类分子存在各种形式的剪接异构体,其中所有的剪接都发生在外显子2到4之间。

  该研究结果为应用树鼩开展相关免疫学和疾病模型等生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日前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基因》(Gene, 2013, 522:147-155)上。

  本项目研究得到了国家“863”项目和中科院基础前沿研究项目等经费资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