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秦伯益院士痛批:应试科研如同学术“高考”

2007.12.17
“创新庸俗化,协作表面化”
 
“论证之初‘同心同德’,制定计划‘同舟共济’,经费到手‘同床异梦’,遇到分歧‘同室操戈’,最后变成‘同归于尽’”——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日前在广州出席一个论坛时,以“五同”概括科研协作中的“怪现状”,辞锋尖锐,痛批当下科技创新庸俗化之风。
 
现年75岁的秦伯益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他应广东省科协之邀,在广东省科协论坛第18期报告会上,作了题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中的问题”的报告,行文措辞,颇为犀利。
 
斥评估体制:科研也搞应试 牛顿也难过关
 
传统思想的束缚,应试体制的误导,社会浮躁的影响——秦伯益将此三点总结为捆绑科技创新的三根绳索。
 
“如果说统一高考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现在的科技评估体系就是应试科研的指挥棒。”秦伯益言辞犀利,“大学毕业之后搞科研,刚跳出了应试教育的牢笼,又掉进了应试科研的牢笼:要往上爬只能接受这套应试体制——基金论证、论文撰写、ZL申请等等,哪一层不在应试?一个国家级的成果,单位先审、省里再审、部里又审,最后国家审……年富力强的人忙着应试,应试过了,岁月也蹉跎了,成了强弩之末。如果这种评估体系不改革,中国的基础研究就没有希望。”
 
秦伯益以多个影响世界的科学成果为例,批驳当下科研评估的荒谬之处:“再伟大的科学家一辈子也就是两三项大的成果。牛顿40岁以后都不做原创性研究,而是转做别的,按照我们现在三四年评一评的体制,牛顿都过不了关。”
 
社会的浮躁对科研也影响不小。“2003年非典过后,有媒体说半年内做出抗非典疫苗。我敢负责地讲,别说半年,相当长一段时间也不行。”秦伯益解释:成熟的疫苗必须经过一期、二期临床实验。“非典是罕发性疾病,三年也完成不了疫苗的研制,因为没有那么多病例,怎么做临床实验?”
 
批学术歪风:创新如口头禅 合作像打麻将
 
秦伯益指出,现在学术界爱玩新名词,新概念。“2002年,有个外科医生号称5年内完成人类全部206个器官的复制,很多专家院士也跟着他吹,说几年以后将有‘器官公司’、‘器官商店’做手术的时候打个电话就可以‘供货’……现在5年过去了,一个器官也不见。”
 
“处处创新,事事创新,人人创新,有那么多创新吗?比如说外科手术阑尾炎都是右下腹切口,现在有个医生说在左下腹切口也可以把阑尾取出来,这是创新吗?”秦伯益讽刺:这种为创新而创新、专做别人不做的“创新”,严重干扰规范性的工作。
 
除了创新庸俗化风气,科研协作的“怪现状”也令秦伯益忧心忡忡:“现在说搞协作,多半要经过‘五同’的步骤:开始论证的时候‘同心同德’,强调课题的重要性,伸手要投入、要支持;定计划的时候也还能积极建议,‘同舟共济’,但一旦经费到手,很快各做各的,‘同床异梦’;合作中一遇到分歧就争起来,‘同室操戈’;最后只能是‘同归于尽’。”
 
秦伯益还转述了美国对中国学界的一种看法:“日本人喜欢下围棋,他们考虑问题都是从全局出发,为了全局胜利不惜牺牲局部,牺牲的局部也感到光荣;美国人喜欢打桥牌,和自己的伙伴配合默契,心领神会,目的是打败对手;中国人喜欢打麻将,盯住上家,‘卡死’下家,自己不糊也不能让别人糊了!”
 
也正是这种心态,使得现在很多科研是昙花一现:“成果不少,一阵泡沫;创新不少,转化不多;论文不少,原创不多。”
 
秦伯益呼吁改革评估机制,并指出几条可行之路:“要分类,真正让懂行的人评;要减项,用不着评那么多,诺贝尔奖一年也就那么几个,不过硬的根本没必要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