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蒋高明:科学家应远离SCI和经费“紧箍咒”

2008.1.28
时下,学术界“拜金主义”风气日盛:提院士、晋职称、岗位分级聘任、申请科技奖励、申请“杰出青年”、“百人计划”,几乎无不例外地要求申请人填写主持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情况。主持的科研项目越大,负责的课题经费越多,在竞争中就越容易获胜。
 
这个规定在一些单位就变成了研究人员晋升的硬指标,如某高校对教授二级岗位的“经费”要求是“主持并完成过国家、院重要科技项目或等效项目”,这个等效项目意味着所负责的经费必须在数百万元以上,甚至数千万元。
 
这个规定是带严重歧视色彩的,千万元级或者数百万元级别的研究经费,不是普通研究人员想申请就能申请到的,这样级别的经费几乎是院士、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或至少是院长或研究室主任级别人物的“ZL”。在国内申请经费,一些大项目普通研究人员连知情权都没有,怎么指望他拿到重大或重点项目?
 
纳税人的钱该怎么花才算合理?这里不妨仿照SCI的办法来计算经费利用效率。SCI刊物的影响因子(IF)指某时期内某刊物发表文章引用数,简单除以发表文章总数得到的,如今这个评价刊物的标准在国内被拿来评价研究人员“优劣”。经费利用效益可以用某段时间内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除以申请到的经费总数。如果一个科学家并没有申请到国家太多的钱,但他发表的论文、论文被引用次数,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比那些花了巨额经费的研究人员贡献大,就应当认定前者比后者优秀。但是,按照目前“经费论英雄”评价体系,前者往往输给后者,岂不怪哉?
 
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呢?依然是利益使然。大学向钱看,科研单位也向钱看,重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重向科研人员“索取”轻对他们人文关怀。研究人员考虑的是生存,很难去想国家的实际需求。如果改变评估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则一方面可以节约许多无效的项目开支;另一方面,国家可根据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出“命题作文”,让那些花钱少,效率高的研究人员承担任务。
 
今天,科研腐败是不争的事实,表现在经费申请方面,“大经费小评,小经费大评”。经费申请过程认真,简单问题复杂化,人情和钱财“攻关”成了家常便饭。千军万马跟着科研经费“指挥棒”跑,连续不断的评估、论证、检查、淘汰,科研人员无法静下心来做学问,这才是目前国家科研体制存在的最大弊端之所在。
 
既然有了以科研经费论英雄,再加上以SCI论英雄,这“两论”就造成了研究人员只认钱财和“洋文章”。为了得到经费,科研人员不惜丧失尊严巴结经费主管部门领导,一旦攻下经费便身价倍增。经费是国家的,给谁不给谁完全事在人为,研究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关系和协调。在这一点上,评者和被评者都是心知肚明的。
 
欲消除科技界的浮躁心理和腐败做法,必须将科研人员头上的两个“紧箍咒”(SCI和经费)解放出来,尤其那些以经费多少评价研究人员贡献大小的“拜金做法”,更应当尽早停止。
 
(作者系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