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丘成桐:和你一起分享数学之美

2010.12.30

 “数学与人文”丛书,丘成桐、杨乐、季理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虽然从很多媒体上了解过当代数学大师丘成桐的人文造诣相当了得,但前不久听到他受高等教育出版社之邀作的一场名为《数学与人文——我的研学之乐》的演讲,还是被震撼了。在近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他谈《诗经》、《楚辞》,咏诗词歌赋,说古今名流,评中外名著典籍,侃侃而谈,信手拈来,仿佛他不是数学家而是个文学家,真正彰显了丘成桐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人文精神。

  研学之乐

  数学家丘成桐年仅33岁就获得代表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茨奖,如今更是世界仅有的囊括菲尔茨奖、沃尔夫奖、克莱福特奖这三个世界顶级大奖的两位数学家之一。在常人眼中,丘成桐成名很早,数学之路自是坦途一片。然而丘成桐却说:“40年来,我研究数学,一直是屡败屡进,100次的努力,有99次是失败的。”而支撑他向100次尝试发起努力的,当然来自他的人文之根。他博览群书,研读孔子、屈原、陶渊明、歌德、文天祥、司马迁、尼采、王国维,从这些先贤大师们的千古文章和诗词里汲取丰富的人文滋养,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并获取无与伦比的精神动力。

  丘成桐的文学爱好得益于自己的父亲,父亲是一位大学哲学教授,从小学五年级便教他诗词、古文和古典小说。父亲坚持让丘成桐在看小说时,要背诵其中的诗词。他会问正在读《三国演义》的丘成桐:“诸葛亮给周瑜的信你背了没有?”但此时的丘成桐尚不以为然,更喜欢和小伙伴混迹山野之间,更喜欢读《七侠五义》这类小说。

  丘成桐说他人生中第一个大的转折,是他14岁时父亲的去世,这或许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打击。家中经济陷入困境,家道遽变,令丘成桐更成熟坚强,而父亲生前的教导,也变得真实起来。他花了整整半年,学习父亲开列的书单,研读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以此抚平绷紧的心弦。

  虽然之后丘成桐选择数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但他对历史、人文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并从中汲取研学数学的动力与灵感。他从《红楼梦》的故事结构中受到启发,想象是不是也可以用文学结构来作数学研究。他从《琴苑要录》中,体验俞伯牙以感情推动学艺,使其琴艺三年即成的经验,从而感悟到:做大学问者必有大感情。他欣赏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之后,仍能完成传诵千古的《史记》,因而在研究进程中能百折不挠。他说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实在作科学研究时,也往往有同样的经验,读书只要有兴趣,不一定要全懂,慢慢自然领会其思想,同时一定要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以研读学问为乐事,不以为苦。40年来,我致力于美和真的追求,即追求人文之美,追求数学之真,在攀登几何分析的高峰过程中去寻求一种类似于垂钓于江海的人生乐趣。”丘成桐说。

  做学问,要纯粹一点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够获取诺贝尔奖?”在丘成桐演讲之后的与听众互动环节里,第一位听众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谈诺贝尔奖,不要刻意去追求诺贝尔奖,越是刻意去追求的东西,往往是得不到的。做高深的学问,也必须有高深的境界。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从来没有想过拿诺贝尔奖,但他完成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作。坦白讲,我当年做卡拉比猜想,也从未想过要获菲尔茨奖。假如我们斤斤计较于拿奖,反而是做不到的。”丘成桐说。

  北京四中一位高一女生的发言令人深思。她说:“我们学校很多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进入大学后,很多会放弃学数学,而去读公管学院这样的专业。这有时也是面对现实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放弃学术研究。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学术环境不太好,没有好的氛围。”丘成桐认为我们国家做学问的态度并没有培养起来,在国际上好的学校里都是鼓励为做学问而做学问的。而中国这种现象,家长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他们往往给孩子灌输挣大钱的思想而不是让他们纯粹地追求做学问。他同时说,数学家的前途好得很,在美国很多大公司的CEO,总裁并不都是管理专业毕业的,不少就是数学专业,还有学习古希腊文学的,也有学习印度文学的,所以并不是学管理的就能成为出色的管理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数学是一门很有意义、很美丽、同时也很重要的科学。从实用来讲,数学遍及到物理、工程、生物、化学和经济,甚至与社会科学有很密切的关系,数学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数学对于解释自然界的纷繁现象也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可是数学也兼具诗歌与散文的内在气质,所以数学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它既有文学性的方面,也有应用性的方面,也可以对于认识大自然作出贡献。丘成桐对这几方面都很感兴趣,探讨它们之间妙趣横生的关系,让他真正享受到了研究数学的乐趣。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丘成桐决意要将这种“乐”与国人共分享,这就有了“数学与人文” 这套丛书的诞生。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戎榕介绍说:“‘数学与人文’丛书是一套国际化的数学普及类丛书,拟邀请当代一流的中外科学家谈他们的研究经历和成功经验。至今丛书已出版3本,包括《数学与人文》、《传奇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与几何学的发展》。”

  谈及主编“数学与人文”丛书的初衷,丘成桐说:“我想通过数学改变人们对学问的看法,数学是一门很纯粹的学问,引起和培养国人对学问的兴趣,以及对整个文化的看法。丛书一方面要向小孩子解释数学的魅力,也向家长解释数学的内容,向老百姓解释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是很有活力的学科,让大家都了解到数学的魅力,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希望能够纠正人们对高考拿高分进名校的疯狂,和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忽视。让他们晓得数学发展的历史,国外好的学校里小孩子怎么念数学,数学家怎么做数学,让他们了解全世界的数学。”

  “中国数学发展对中国整个科学与技术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人,我希望中国数学能够做到世界一流。中国的年轻人很能干,但需要好的方向和引导。”在《数学与人文——我的研学之乐》演讲的开篇,丘成桐这样说。相信这套丛书将和他筹资成立的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面对全球华裔中学生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一样,对中国数学人才的培养给予极大的推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