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科技期刊出路何在?

2015.8.05

  今年适逢学术期刊诞生350周年,从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秘书亨利·奥登伯格(Henry Oldenburg)创办世界第一份学术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算起,全世界至今已有几万种不同语种、类型的学术期刊。

  其中,作为学术期刊的一种重要类型——科技期刊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目前,科技期刊已成为科学共同体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成为科学家从事研究和职业发展中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而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科学交流和科技出版业的深度应用,科技期刊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功能和模式变化。通过简要回顾科技期刊历史,本文探讨了科技期刊与科学的关系,并对我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科技期刊与科学的关系

  1、科技期刊的产生是科学的现实需要

  17世纪,科学从传统的自然哲学的通论研究,发展到了主要依靠实验和观察的科学方法阶段,而这种小规模和分散的实验和观察结果,特别适合采用通信的交流方式,因此,私人通信成为了当时科学交流的主要方式。

  但这种方式有其固有缺陷,一是抄写和分发导致成果传播时间长、效率低下,通常把科学家通信汇集在一起再分发邮寄,过程需要几个月时间;二是通信交流解决不了科学发现优先权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在17世纪早期,为了保障自己的优先发现权不被别人“偷走”,很多科学家在通信时还采用通信人之间才能破解的加密手段(比如牛顿和莱布尼兹)。除了通信交流,科学家通常还采用出版图书专著的方式传播成果,但这种方式周期更长,适合于系统总结、阐述某一学科,不适合一些小的科学新发现的及时传播和发现优先权的确认。

  在这种情况下,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秘书亨利·奥登伯格(Henry Oldenburg)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学术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他利用15世纪被发明出来并一直在不断完善的古登堡机械印刷术,以及16世纪在欧洲逐渐出现并发展成熟的可靠的邮局通信系统,统一印刷科学家的成果并通过邮局发行。这一新的模式满足了科学交流的需要,可以说,是科技的发展驱动了学术期刊这一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2、科技期刊是科学共同体建构和学术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665年到20世纪上半叶,科技期刊的出版方主要是各类学会和大学、科研机构。科技期刊的功能除了记录、保存、传播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三大功能外,还逐渐成为学会和大学组织联系科学家学术研究的平台和载体,通过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流程的完善,使之逐渐成为了科学共同体内部评价的工具。

  很多学会的期刊发行通常和会员资格绑定,科技期刊使已有学会的组织联系更加紧密和牢固,在科学共同体的建构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另外,科技期刊也成为新的学科诞生的园地,很多学科是先有相关期刊,聚集了足够的科学共识和科学家之后才产生了专业的学会。

  科技期刊除了联系和组织科学家以外,也成为科学共同体管理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一种手段,其管理职能是通过期刊的主编和编委会对稿件的遴选实现的。主编和编委会通常由学术共同体选举产生,负责对学科的进展进行评议,这一功能类似学术共同体“议会”,具有“代议”功能;为了防止其权力过大,通过小同行评议来平衡其权力的使用,这又使期刊具有了“自治”功能。因此,科技期刊实现了学术共同体“代议”与“自治”相对平衡的学术治理体系。

  通过200多年的发展,科技期刊已成为了科学共同体建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科学的国家化、体制化和职业化催生了科技期刊的产业化

  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太空竞赛”等一系列“大科学”的科学计划和工程的实施,带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和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各国政府也看到了对科学的投入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科学投入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迅速扩大。这也使科学研究从原来小众的、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和国家间竞争的必争领域。科学研究的国家化和体制化、科学家的职业化,均要求必需有与之相应的科技期刊体系和组织模式。

  传统的学会、大学办刊模式在“大科学”时代处处显示出能力不足:首先,办刊规模和数量满足不了科学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产生的结果是科学从业人员和科学产出的大量增加,学会由于自身能力和资源有限,难有力量创办新刊;其次,囿于自身的学科和专业范畴,很难对新兴和交叉学科予以关注;第三,学会工作大都是兼职,除了出版以外,还要兼顾学术会议等其他工作,非职业化的出版人员越来越满足不了科技出版发展的需求。

  与此同时,商业出版机构利用科学大发展对科学交流和出版的新需求,依靠资本和组织资源优势,利用灵活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逐渐构建了垄断化的国际科技出版产业,并使这种产业很好的适应了科学国家化、体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的趋势。科技期刊产业化,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学交流的专业化和全球化。

  4、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将重构科技期刊未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科学传播和科技出版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科技期刊在载体、形态、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变革和重构,未来,科技期刊将更加重视信息服务与评价。

  首先,传播技术使期刊由纸版向“纸版—网络版”同时发行,最终将完全实现纯网络电子期刊;其次,从传播形态上,单本期刊的出版形态将逐渐过渡到以单篇文章为传播单元;第三,商业模式上,由于传播技术大幅降低了印刷和发行费用、政府成为基础研究的最大出资人,OA出版(Open Access,开放存取)将成为科技期刊出版的主流商业模式,花钱获取信息的模式将逐渐弱化;第四,期刊数量增加和信息爆炸,将使科学家在寻找所需论文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障碍,信息服务与评价将成为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及背后原因

  现状

  数量众多,办刊主体分散。我国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认可的中英文科技期刊有5000多种,其中,中文期刊是主体,主办1~3种期刊的单位占绝大多数,普遍规模较小,没有形成具有实力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期刊影响因子绝大多数不超过2;英文期刊虽有160种左右被SCI收录,但进入Q1区(影响因子位居前25%)的不超过10%,英文期刊总体数量和影响力都偏低。

  出版传播技术落后。目前大部分期刊虽有了网站、投审稿系统、PDF版的文章。但在数字生产方面还不具有一次生产、多平台发布的技术能力;传播方面更多是单向传播,没有形成双向互动;信息服务和评价方面的技术手段更是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

  科学家办刊主体地位缺失。目前,中国大部分期刊是由编辑部办刊,虽各期刊都有自己的编委会,但编委会职能发挥并不充分,没有激励出科学家办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尤其是中文期刊,目前已形成硕士生为主的作者群体,优秀科学家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比例极低。科技期刊的“学术—编辑—经营”三方面没有形成合理分工,三种工作混在一起。

  中国科技期刊不能支撑中国科学发展。从科学发展规律来看,科技期刊与科学的发展是同步的,有多大体量的科学投入和产出,就要有多大规模的期刊与之相适应。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居世界第二,表面上是与我国科技产出排名相适应的。但数量众多掩盖了结构的不合理,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学科、新的方向不断涌现,而我国科技期刊大多创刊于几十年前,期刊整体结构不能及时反映出新的学科增长点,难以支撑中国科学的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由于在国内不能取得刊号,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开始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创办新的英文期刊,这些英文期刊由于得不到中国承认,只能算是“外刊”。因此,科学的蓬勃发展已经对中国科技期刊从业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原因

  出版管理体制。《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将科技期刊与社会、经济等所有期刊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忽略了科技期刊与其它类型期刊的区别。科技期刊作为科学交流的媒体,主要承担科技创新成果记录、传播的任务,而科技发展的速度要求期刊必须做到专业细分化、迅速承载新的学科和科学发现,这些特点是与其他社会性期刊最大的区别所在。因此,科技期刊管理应遵从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规律,而目前相关管理体制和规定,与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还有不适应之处。

  另一方面,也正是刊号的审批制,保护了大量水平较低甚至功能异化的期刊继续生存下去,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导致大量“垃圾期刊”的存在,并且由此引发了很多权力寻租和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

  科技评价导向。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引入SCI评价系统,在特定历史阶段促进了我国科技界和世界科技界的交流,改善了传统科技评价“熟人社会”的弊端。但随着进一步发展,我国科研人员的SCI发表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国际科技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应该重新思考SCI评价系统应用范围、建立我国科技界在世界科技界话语权的时候了。

  作为“话语权”的重要标志,科技期刊将承担其建构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改变外来的SCI体系指挥中国科学发展的现状,如何统筹中、英文期刊发展,建立我国自己的期刊评价体系和科技评价体系,已成为未来5~10年中国科学掌握话语权的重要任务之一。

  期刊出版的市场还未形成。首先,科技期刊不能自由创办、兼并重组,因此难以形成较大的期刊集团,办刊主体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有冲突;其次,办刊所需的资源偏重学术资源,轻视人才和资本等市场要素,没有形成“学术资源—编辑出版能力—资本经营”三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未来科技期刊将更偏重于信息服务和评价,对人才和专业技术开发要求更高,如不能引入期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资本,则难以和国外出版集团相抗衡。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的解决方案

  解决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建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

  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解决科技期刊管理体制改革和科研评价体系导向异化的问题。

  管理体制。设立科技期刊专项管理办法,简化新刊创办程序,加大对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科技期刊创办的支持力度。对创办OA期刊,应参照相关互联网信息管理规定,对非经营性免费提供信息服务的OA期刊实行备案制。实行更有力的退出机制,维护科技期刊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放宽、取消行政审批决定期刊数量的管理制度,最终形成学术市场(学术共同体)对期刊的自然淘汰机制。

  科研评价。科学家应重视科学交流和传播,重视中国科学在世界科学界的话语权建立,改变被动由国外SCI体系予以评价的局面。科学共同体应做好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只有科学家而不是影响因子才能对科技期刊的权威性作出最终评价,真正实现科学共同体通过期刊进行自身评价,同时推动自治治理体系的完善。

  人才政策。科技期刊出版是高度智力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在整个产业资产中的比重要占到90%以上,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型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而目前针对科技期刊从业者的考核和评价仍在沿用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这种考核体系极不利于期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科技期刊服务对象虽然是科研人员,但科技期刊出版相对科学研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行业,国家层面应尽快建立针对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人才引进和考核评价体系,在重视传统编辑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对出版经营管理人才、数字网络技术人才和科技交流人才的科学评价制度。

  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作好中英文期刊的区别定位和不同发展策略,期刊发展实现三方面融合。

  中英文期刊的区别定位。英文期刊的目标就是瞄准国际一流,利用全球出版资源,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同行开展竞争,打造国际知名或领域知名的学术期刊。中文期刊受限于语言,应重新思考期刊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一方面深度挖掘国内科技出版资源,另一方面逐步由出版业务转向科技信息服务产业。中国每年的R&D投入已位居世界第二,占GDP的比重仍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科技信息服务产业的“蓝海”才刚刚展现。

  期刊要与“上游”融合。科技期刊的“上游”即是科学家和科技产出,期刊出版机构的工作者应改变目前被动等待来稿的现状,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服务机制,深入科研一线,及时掌握所服务群体的工作及进展,了解所服务群体的出版和传播需求,通过与服务对象的深入沟通,不断调整出版模式和服务内容,做到对市场的及时调查和反馈。

  期刊要与技术融合。如前文所述,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将深刻改变纸媒的发展模式,及时吸收、转化和应用新技术将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直接动力,反之则会逐渐丧失读者群甚至被淘汰出局。

  期刊要与资本融合。科技期刊作为文化、信息、科技三种行业的交叉点,具有“轻资产”的特点,是以价值为驱动的行业,天然具有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特性。尤其是在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只有扩大规模、走信息集团的发展道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价值;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业,科技期刊发展亟需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这都要求期刊发展与资本和金融深度融合。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