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认可助力第一方实验室发展提升

2015.6.05

   饲料和肉制品质量安全、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微生物及药物残留等检测,原料价值评估、掺假识别……这是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的主要职能。明眼人一看便能了解,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作为隶属于生产企业的第一方检测机构,对于保障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就像我国绝大多数企属检测机构一样,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在建立和运行初期,检测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而在其之后的发展和提高中,认可机构的指导和监督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下属公司近300家,员工近8万人,业务涉及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种畜禽繁育、进出口贸易、养殖担保等产业。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隶属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集检测、研发为一体。其实验室面积1800平方米,员工39人,分无机及微量元素检测室、有机化合物检测室、近红外检测室、微生物检测室和综合内务室;拥有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超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近红外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百余台套,价值4000余万元。

   借助认可提高技术能力

   2011年7月,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一年后通过监督评审和扩项评审,2014年通过复评审。截至目前,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共申报126项参数,其中产品标准54项,饲料检测方法标准33项,食品检测方法标准39项。

   据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其获得认可的过程中,CNAS专家组曾3次亲临现场指导,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使其对ISO/IEC17025:2005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得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体系运行和实验技术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规定,实验室应对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这些评价的记录和获批准的供应商名单。但是,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在最初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时,只凭过往经验,考虑不够全面,因此,只对供应商进行了评估,却没有评估供应商提供的具体服务。在现场评审中,CNAS的评审员发现这一问题并提出,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不能只对供应商是否有营业执照等条件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检测机构的要求,是否有能力提供服务进行评估。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相关负责人听后茅塞顿开,重新对供应商进行了评估,确保了提供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消耗品及服务的供应商均有资质和能力。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要求,用于检测和校准的,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和程序。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在最初建立体系并运行时,对关键设备制定了校准计划,委托供应商进行校准,但对校准点没有提实际要求。在现场评审中,评审员指出,仪器校准应该在仪器设备的使用点上做校准,比如一台电热鼓风干燥箱,日常使用温度是103℃、 130℃,在校准时就做103℃、130℃的校准,而不必要做其他温度点的校准。评审员的指导令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的技术员们受益匪浅,自那之后,他们对关键设备的检定校准目的明确,不仅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上可溯源,还节省了盲目校准的费用支出。

   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质量检测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把握原料和成品安全的重要监控环节,各级质检中心以更规范的操作,更准确的数据来为食品安全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

   获得认可以来,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连续3年参加全球氨基酸环比测试,均取得优异成绩;承担了多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与科研单位、大型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交流,检测能力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

   随着检测能力和质量的提高,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不断深入研究食品安全和饲料安全检测方法,目前已经实现对已知违禁物质、安全卫生指标、未知非法添加物的快速、准确检测,通过对未知添加物的筛选、确认和危害评估,开发出高风险添加物的检测方法,进而对其进行重点监测。他们还建立了区域性防控示范推广区和综合防控技术示范体系,并进行全面推广,从根本上杜绝非法添加物的使用,保障饲料安全,从而保证了畜产品的安全。

   在“三聚氰胺”和“瘦肉精”事件中,新希望六和质检中心为企业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检测数据,分析问题原料的来源和污染程度,将问题原料拒之门外,为在突发事件中开发相应指标的检测方法和确定检出限值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105659_201506051502291.jpg

推荐
关闭